第十八章、姻戚之重(1 / 2)

漢魏文魁 赤軍 1718 字 2021-02-23

兒子是啥時候出去的,是勛都沒有注意到,因為他腦海中早就被是復那幾句話給填滿啦。

首先是復反詰其父:「若非姻戚之親,阿爹得有今日否」這話還真不好駁他。是勛此前一直自詡,自家是靠著別人所不具備的特異秉賦,趁時而起,才終於做到這曹魏數一數二重臣的地位的,才能為一時之經首、文魁。什么特異秉賦呢一是預先知道了歷史發展的大方向,也通過史書了解了很多重要人物的秉性和暫時不為人所知的性格某一側面,乃可縱橫捭闔、折沖樽俎,幾乎成為前無古人的縱橫名家。

如果沒有這些前提,就以他自身的能力、眼光,真能在亂世當中挑中曹操依靠嗎真能夠連番出使,每每逞口舌之利而得成功嗎

其二是他有後世一千八百年的史學和文學底子,雖說穿來此世不過一鄉下少年,但天然起點就比這年月絕大多數同齡的士人要高。只要不懈努力,刻苦攻讀再加反復練習,想成為一世文學之魁,其實並非不可能的事情。若再加上抄襲得分,想不拿第一名都不可能啊。

其三也是因為有了後世的知識,乃可普及造紙術、「發明」印刷術,到處蓋建作坊,殖產興業;亦能條分縷析,完善朝廷的組織結構,甚至開創科舉,培養和選拔人才若非如此,恐怕一輩子也就是當「行人」搞外交的命。而隨著中原粗定,這年月中國又很少與外國對等接觸,外交家的作用將會日益下降。最終必然投閑置散。甚至以寓公而終老啦。

然而如今兒子卻一語點醒了是勛。自己終究還戴著曹氏姻親的帽子哪,本以為此帽但可使自己少遭曹操之忌而已,至此才恍然察覺,那也是上升途中不可或缺的一大助力。固然曹操「唯才是舉」,但在這年月是不可能不依賴家族、親眷輔弼的,他之重用諸曹、夏侯便為明證。倘若自己跟曹家根本毫無關系,今天能夠爬到太尉的寶座上來嗎

比自己地位高的有荀氏叔侄,可是先不說荀彧相助曹操起於微末。那荀氏亦乃潁川大族,跟自己所在的是家不可同日而語啊。荀氏是靠了家聲而加分,自己則是靠了姻戚關系而加分……倘若沒有這些前提因素,自己如今又會是什么地位呢

想想當年初投曹營的時候,都有哪些同僚哪陳宮已叛,荀彧、戲賢、郭嘉、任峻、李乾等已死,皆可不論。諸曹、夏侯亦靠親眷關系而得上位;毛玠已被罷免,投閑置散了,呂虔不過徐州刺史,樂進、於禁位止雜號將軍而已……

自己撐死也就得以逃過毛孝先的命運。再混得比呂子恪好一點兒罷了,真能身踞如此高位嗎真如同後世所說。男人娶個好老婆,就可以少奮斗十年啊……那么如今兒子想讓自己的起點也高上那么一丁點兒,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為什么要攔著不讓他尚公主啊

曾經考慮過爭嗣風波正烈,如為天家姻戚反易召禍,恐怕那傻兒子會不慎失足。可是現在換個角度來考慮問題,原本歷史上夏侯楙不是一直活得好好的嗎自己怎么就光想到房遺愛、柴令武了,想不到杜預、柴紹,也想不到王敦和桓溫呢要論駙馬而遇難者,其實論比例未必就大過普通官僚而遇難者啊。

況且,若不趁著自己春秋正盛之際,先給兒子與天家牽牽線,真等到閉眼咽氣了,那傻兒子無依無靠反正是氏家族是無可倚靠的,而曹淼又非其生母,那支曹氏跟天家隔得又遠不是更容易出事兒嗎

唉,自己還真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啊……不,是自己過於謹慎,結果鑽了牛角尖兒了。

再想想是復所轉述的曹彰密語看起來果然與原本的歷史相同,曹子文比較偏向自己的弟弟曹子建,卻不怎么喜歡兄長曹子桓,他大概也察覺到了同胞三兄弟當中,自己得以立為太子的可能性比較低,那么退而求其次,希望比較談得來的曹植可以上位。此亦人之常情也。

問題這常情竟然被透露給了自家的傻兒子雖說可能是曹彰喝多了,酒後失言聯想到兒子多次參與曹彰的獵、宴,每次總能帶回來一些非同尋常的消息,曹彰怎么就那么信賴他呢兒子是不是對自己隱瞞了些什么

而最關鍵的問題是,能得一人寄托腹心,要么曹彰實在眼瞎,要么……

越想越不安穩,翌日返回城中,便召關靖來見,問他:「士起如何看吾兒耶可能保全家業否」

關靖微微一笑,說:「尚在襁褓之中,主公何慮之深也。」

是勛說我不跟你開玩笑,我問的當然不是才剛降生的是郯,而是大兒子是復。於是關靖正色答道:「錐處囊中,乃可脫也,今公子但處主公羽翼之下,與小兒輩往來,安可料耶主公能得微時即識孔明、元直、士載、仲容,然人每常見之著而不見纖微,因此不識己子,無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