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入神機理解郭雲深前輩拳術境界劃分 原創(1 / 2)

龍蛇演義 夢入神機 604 字 2022-07-11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龍蛇演義最新章節!

第一:又稱為明勁。武術中的境界叫做練精化氣的過程。

練成明勁,通過鍛煉,把全身的贅肉都練成肌肉,能隨時調動身體,控制骨骼,運用腹腰腿骨骼各處的力量擰成一股,每一拳出去都有千斤重力。

明勁練成,開發了身體的潛能,激發人體的極限,但是卻不懂得收斂元氣之法。是以練成明勁之人,力量雖然強,但是體力耐力都不能持久。而且並不能養生。人到青年還沒有事情,到了中壯年,則元氣衰敗,一身肌肉得不到保養,都會松弛下來。人早衰早亡,身體到處都是毛病。

一般人出拳,都是手臂肌肉的力量,不會調動腹腰腿的力量,所以一下之間,把精血體能化成元氣能量熱量的功率也小。

練成明勁之後,每一拳一腳的發力,都調動了全身的力量,所以一下之間,全身的精血體能化成能量熱量元氣的功率非常之大。

正因為如此,若是只懂明勁,一味猛打,又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補充,則把身體的精血體能都打空了,所以臂普通人還要衰敗的快。

第二:先天之境。暗勁程度。明顯的特征是太陽穴鼓起。達到一流高手境界的人乃是善於養氣之輩。

何謂之氣?人活動之時,沒一個動作都要產生能量熱量,這股能量熱量就包含著元氣。

人劇烈活動,體血精力都會化做這股熱量能量和汗水一起通過毛孔釋放出去。這就是練精化氣的道理。

能不能含住這股氣,則是養生和不能養生的本質區別。

這也是內家和外家的區別。

內家拳能收斂住這股元氣,外家拳則只練明勁。能發不能收,所以每一拳出去發力越猛,元氣奔瀉的越厲害。

如何養住氣?

因為人劇烈活動到位之後,產生的能量熱量會隨汗水通過毛孔排放出去。全身的毛孔就像是身體的一個閘門。所以要閉住元氣不外泄,首先要學會關閉這個閘門。

也就是能在適當的時候閉住毛孔。

是閉毛孔?

人是不能隨意控制自己的毛孔的。不過可以通過外部的刺激來感受到閉毛孔的特征。

比如人洗熱水澡,在熱水中泡久了,全身毛孔受熱都張開了,全身的元氣會隨著毛孔漸漸的散發出去,所以人洗熱水澡會渾身出汗。

元氣散發得過多了,人會不適應,所以有人洗澡時間長了會頭暈眼花,胸悶氣短。這就是元氣奔瀉過多的原因。

但是這個時候,猛的一出浴室,被冷風一吹,人全身一個機靈,皮膚受冷刺激,雞皮疙瘩一起,人會精神一爽,頭腦立刻清明,這就是毛孔受刺激緊緊閉上組織了身體元氣的流失。

這個時候起的雞皮疙瘩就是閉毛孔的特征。

練拳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拳發力到位,全身發熱,微微出汗。全身的精血體能都化成了元氣,要沖開毛孔散發出去,這就好比一罐子火葯,裝著的時候沒有事,但是一但受到火焰,立刻化為能量,體積千百倍的膨脹,立刻炸破罐子迸發出去。

火葯一炸,罐子也就完了,支離破碎了,人體也是一樣,元氣一沖出去,人就虛了。

人體的爆發力雖然不如火葯,但是道理卻是相同的。

一拳打出,當元氣要沖開毛孔散發出去的時候,人就要控制身體,使得毛孔全部閉合起來,不能讓元氣沖出去流失掉。

如何閉毛孔?

野獸一受驚,尾巴先一豎,隨後腰一挺,背一弓,全身的毛根根都豎了起來,這就是閉毛孔。

人所以要學野獸,也要炸毛,先從尾巴開始,人的尾巴都退化掉了,但是尾椎還在。

形意門中的站樁就是把重心放在尾椎上,然後骨骼一節一節往上推,等推到頸椎骨的時候,腦子里面一驚,全身就戰栗,起了雞皮疙瘩,汗毛倒豎,毛孔自然就閉合上了。

這也就是通常人突然遇到恐怖的,或者不可思議的情景時候,全身一股涼氣從尾椎直沖到天靈蓋的感覺。

猛一出拳發力,全身元氣沖出,剛剛到達表皮,人尾椎一驚,通過脊椎神經上身到大腦,然後大腦迅速做出指令,控制全身猛的閉上毛孔,又把元氣逼了回去。當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發勁的一熱和收勁的一冷這么一激,嗖的一下,元氣在體內升騰,就如涼水澆到燒紅的鐵上,太陽穴就鼓起來了。這就是暗勁。

所以高手打拳,一發一收,全身元氣勁力來回鼓盪,如長江大河奔流不息。無論發力怎么剛猛,打多長時間,都不會出汗。這也就是武俠小說中寫的,某某高手一趟拳下來,氣不踹,臉不紅,身上沒有一點汗的原因。當然,這只是暗勁練到最高境界,元氣一點都不外泄才能有的本事。

閉毛孔是練拳時才有的,而打人的時候就要把元氣釋放出去,不要閉毛孔了。一拳打出,挨打的人不但要承受明勁的打擊,還要承受住元氣從毛孔中猛的沖出來的力量。

所以說,武術分為打法,練法,和表演三種。

練的時候要通過閉毛孔存住元氣,而打的時候則把存的元氣都一下放出去。

武術中的暗勁是元氣沖出毛孔來打人,就如電擊一樣,也同萬根針刺。高手打人,往往不用明勁,輕輕一搭手,心力一激,元氣就沖出毛孔了。

人有的時候打幾下拳不會出汗,但是遇到情急的事情,一激就渾身上下冒汗了。這急一下就是心力。

心情的力量摧動元氣比身體的運動要猛烈得多。

所以養生之道就是要心境平和,不要大喜大悲,更不要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