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偽洲際導彈(1 / 2)

s華麗囧!昨天很多人留言,說想要看天啟坦克威風八面的樣子。華麗只能說,以後機會多得是。

先送上四千字,今天盡力爭取再送上兩章六千字。

——————

蘇魯德山脈腳下,原先索馬里人避之惟恐不及的蛇谷,如今的基地衛星發射中心內。

兩座深藏在山體內的衛星組裝工廠,從戰爭爆發開始,就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忙碌狀態中。

此刻,結束和曾志華的見面後,李嵐便乘坐專車來到這個衛星發射中心。

這一切的忙碌都是為了執行李嵐制定的反威懾計劃,而反威懾的最重要一環便是洲際導彈。必須要讓外界明白,索馬里擁有能夠進行洲際打擊的能力。

威懾力並不在於真與假,而在於外界有與沒有之間的猜測,未知的東西,往往更能引起外界的警惕。

洲際運載工具,李嵐並沒有那玩意,核彈,他自然也沒有。但是這並非妨礙他釋放煙霧彈,虛實結合,只要能夠讓外界明白就行。假的也可以做成真的。而這一切的出發,就是賭美國相信他真的有核彈,並且讓美國看到他有能力將核彈送到美國本土。

要是騙不過去,那李嵐也真的就需要中華提供核保護傘了,或許到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所以說,這是一場豪賭,風險也就意味著巨大的利益。

要是讓外界知道,並且有三成的幾率相信他有核彈,這就賺大了。反之,便會立即引來美國更加強大的核報復。

至於是否會因為核武器導致新的危機產生,李嵐自信,索馬里不是伊朗,戰爭已經打過了,歐美也看到了結果,最多也只是進行經濟封鎖。新的軍事危機,反而會逐漸消失。今後,最多也就是嘴上在相互扯皮而已。不過,這些都是建立在戰爭能夠按照李嵐的設想般結束。

伊朗核開發始於1957年。當時,伊朗巴列維王朝是美國以及西方在海灣地區遏制前蘇聯南下的重要戰略屏障,因此伊朗核計劃得到了西方國家的支持。上世紀60年代美國曾向伊朗提供了一些小型核設施。所謂伊朗核問題的出現是在上世紀80年代,由於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美伊交惡,從這時候開始美國對伊朗實行遏制政策,兩伊戰爭結束後,美國不斷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

伊朗核問題演變為核危機是在11事件之後,之後布什在發表的國情咨文中將伊朗列為三個「邪惡軸心」國之一。伊朗可能「距離造出核武器只有1到3年時間」,因此德黑蘭的核能力成為了白宮高層的「心病」。

從此,美國不斷加大對伊朗的政治和軍事壓力。無論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如何,美國都不大可能坐視伊朗人掌握核武器技術。與此同時。面對美國的壓力,伊朗也加速發展自己的軍事自衛能力。這使得本已存在的核問題不斷激化,最終演變成為核危機。

索馬里則是先爆發戰爭,並且已經打得很熱鬧,而李嵐打算展示出來的核武器,是極其突然性的,根本沒有時間去醞釀所謂的核危機。只要外界有人相信索馬里真的有核武器,那面對既成事實的索馬里核問題,就會演變成如朝鮮核武器一般。

當然,這一切都是李嵐在打高空,基地現在還沒有辦法生產核彈,作戰實驗室內,到現在為止,李嵐還找不到一個物理學人才。自己研究核武器的事情,更是沒有頭緒。

好在,他還有一個很容易唬人的東西,那就是間諜衛星單位中的運載火箭。這是一款三級固體燃料推進火箭,足夠將質量在六噸的物體,送到地球高空軌道,如果修改下衛星艙室。將其改成如同彈道導彈艙室模樣,再重新設定發射的數據以及模擬彈頭的軌道,修改成進入大氣層後,完成衛星艙室內的模擬彈頭再反大氣層。如此一來。一枚威懾十足的洲際導彈就出現了。按照運載火箭的射程,這些模擬彈頭再反大氣層後,射程完全可以達到一萬三千公里以上。

如果衛星發射的方向是向西,盡管有地球阻力拉扯力存在,會嚴重限制火箭的飛行速度和燃料消耗,但是射程並不會減少多少,因為地球是向東轉動。

根據基地科學家們的計算,這款運載火箭如果真的攜帶彈頭,那足以攻擊美國東海岸全部土地,並且可以深入到美國境內上千公里。向東發射,完全可以打到太平洋的關島再往東六七百公里的海域。

也就是說,不管是向東發射還是向西發射,按照運載火箭的能力,完全可以威懾整個印度洋,大半個大西洋、北冰洋再到整個西太平洋。如果是往東北方向,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乃至於美國的阿拉斯加都在打擊范圍之內。(地球是圓的,不要拿平面地圖拿尺子量!)

能夠打擊的范圍涵蓋了地球65%的土地,很不幸,美國大量的軍事基地和美國本土,都在這個射程之內。如果要是真的核彈那就爽了,只不過……

如果要是用這款運載火箭將一些常規彈頭投放出去也是可以,但是這種極其容易引起誤會的遠程打擊武器,不管里面是否有核彈,一旦判斷失誤,太容易引起核反擊了。

所以,李嵐並沒有打算在這款運載火箭上裝一些常規彈頭,去打擊美國的本土。而是很「和平」的裝一些實驗彈頭,既可以用來實驗研究,也可以達到威懾的目的。

本來,李嵐還有一個很不錯的手段,那就是利用攻擊核潛艇到美國的周圍,去好好秀一下肌肉,但是目前只有三艘核潛艇,也是僅有的三艘潛艇,用來保護雙航母戰斗群已經是有一些勉強了,此時根本不適合去冒險。而且這種做法,也需要進行長時間的准備,畢竟從索馬里到大西洋,就必須繞過好望角。全程超過一萬海里,行程的時間是一個問題。如果真的靠潛艇從索馬里出發到大西洋,估計戰爭都已經結束了。

兩座位於山腹內的運載火箭生產和衛星組裝工廠內,李嵐的到來猶如水滴融入大海般,並未引起任何的波瀾。每一個工程師和科學家都在忙碌自己手頭的工作,看到李嵐後,也只是簡單的敬禮後。又繼續忙碌起來。

把運載火箭改成彈道導彈,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完成的。對於工廠內的這些科學家和工程師來說,李嵐下達的這個命令,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修改工作,而是要基本修改一系列的細節,然後保證運載火箭上面每一個系統在修改後能夠完美融合。如果這項工程要是簡單的話。那印度的導彈家族,就不會如此的頹廢了。

七天的時間,科學家和工程師最少有四天的時間放在系統的修改工作上,運載火箭的飛行軌跡以及和衛星艙室內的模擬彈,要形成一個很高的默契,在三節固體推進裝置都消耗完燃料的時候,當導彈艙與最後一級推進器脫離之後。導彈艙打開,而里面的模擬彈就必須同時運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