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戶部沒錢!(1 / 2)

理論上來說,如果兩個月的商稅是十萬兩,將之乘以六,大概一年的商稅就是六十萬兩,大概能占到整個大明商稅的一百八十六分之一,如果邊市城再擴大一些規模,那這個商稅的占比可以還會更高一些。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來說的,因為草原上的牛羊生長也需要時間,這玩意可不是吹氣球,一眨眼的功夫就能長大然後出欄賣掉。

而且邊市城的商稅也不可能只是簡單的乘以六,這里面需要計算的東西多如牛毛,光憑楊少峰一個程序猿出身的網絡寫手,根本就沒辦法捋清楚。

不過楊少峰捋不清楚沒關系,自己家的頂頭大佬是夏元吉,到時候讓他派幾個苦力過來干活就好了。

眼下這情況,楊少峰就相當於甲方,別管夏老摳派多少苦力過來,哪怕是四品五品的苦力,那也就是乙方。

就算是甲方提出要五彩斑瀾的黑,乙方那些苦力不也得老老實實的實現么。

然後楊少峰就開始懷念起朱瞻基那個蠢貨了要是朱瞻基還沒有滾回順天府,那自己就不用苦逼的寫奏疏,完全可以口述之遍之後交給朱瞻基去寫,現在可倒好,完全就得靠自己。

歹命啊……

更讓楊少峰頭疼的還是邊市城。

邊市城里面的破事兒太多,隨著韃靼跟瓦剌的互相攻伐,這一場快把人腦子打成狗腦子的勞工戰爭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普通牧民已經厭倦了這種不知道哪天就會被抓去當勞工的日子,所以干脆想著跑來邊市城居住。

問題在於,邊市城從一開始的規劃就不是什么居住型的大城市,而是一個貿易型的小城,主要就是用來搞定邊市貿易的,整個城的面積並不大,哪怕是後來楊少峰打算往外擴張一些面積,實在上可供居住的面積也不大。

忽然爆增的人口給邊市城的整個城市體系都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其他的事情先不說,光是水源就足夠讓梁經綸和齊慕堂掉頭了。

倒是食物方面是最好解決的,邊市城里面別的東西不多,就是牛羊和糧食足夠多,就算這些跑來投奔的牧民再多一些也沒有問題。

當然,人數的暴增也不是沒有好處。

除了勞動力更加充足之外,一些小商小販也開始出現,其中尤以那些搖著撥浪鼓,走街竄巷賣針頭線腦的小販最受歡迎,就連林羽新開的那家醉仙樓的生意都比往常好了些。

總之,總總跡象就表明了一件事情,邊市城眼看著就得進行二次擴建。

但是有人曾經說過,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盡管楊少峰和梁經綸等人都認為應該擴建,但是在怎么擴建的問題上,楊少峰和梁經綸還有齊慕堂出現了分歧。

梁經綸和齊慕堂的意見一致,基本上擴建肯定是要擴建的,但是最好是徹底分為內外兩城,正在擴建的新外城和原本的內城劃為一體,供邊市貿易和居住所用,再新擴建出來的外城給那些新來的韃靼人和瓦剌人居住。

而楊少峰的意思則是要干就一步到位,直接把邊市城再向外擴,現在正在進行的擴建干脆停工,等工部和戶部的苦力們到位了,再重新規劃。

最好是參考中原那些那夠容納百萬人口的巨型城池,比如長安、洛陽之類的,然後將整個城市按照不同的區塊進行劃分,比如將西城劃在學校和居住的地方,東城劃成邊市貿易的地方,南城和北城用來干別的。

程漢選擇站在楊少峰這一邊。

從理論上來說,像程漢這種從九品的吏目,其實對於這種城池擴建之類的事情是沒有言權的,有的只是等上官決定好之後老老實實的執行的執行權。

但是楊少峰認為自己經常當個咸魚,而梁經綸和齊慕堂的精力大部分都放在了互市和收稅上面,對於整個邊市城的把握反而不如程漢這個從九品的吏目,所以一定要求讓程漢也來表意見。

然後程漢就對楊少峰的理論提出了支持。

原因很簡單,如果說楊少峰更像是大當家,梁經綸和齊慕堂是各自負責一攤子的二當家,那他程漢就是統管整個山寨的大總管,對於山寨各項事情和需求的了解,甚至還要在楊少峰和經經綸以及齊慕堂三人之上。

所以程漢的意思很簡單,表面上看起來,梁經綸和齊慕堂的方案很靠譜,但是實際上,在現在這種每天都有新牧民涌入的情況下,倒不如直接按照楊少峰所提的方案,直接一步到位,將這個小小的邊市城直接升級為一個特大型的城市。

因為升級之後的邊市城就不再只是區區一個小城,按照規模也應該上升到州或者府的規模別管自己能不能成功升級,起碼有能一堆人來幫著自己分攤一些,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兒,忙到連尋花問柳的心思都升不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