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王洪:彼其娘之!(2 / 2)

可能,自己還能有時間去逗蛐蛐玩?或者干脆領兵去交趾那里折騰折騰?

……

順天府鄉試僅僅只要三天就可以結束,而閱卷卻還得有個十天半個月才能結束,楊少峰望著把握十足的兩個學生,也沒有多說什么激勵或者打壓的話,而是把兩個學生趕到了工地上面。

不趕到工地上面不行啊,鄉試之所以被稱之為秋闈,便是因為鄉試舉行的時間在八月份,已經開始變涼的天氣對於修建都城這樣兒的大工程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但是工地上面的人實在是太多,大明各地被調來服徭役的民夫都有,這些人對於水土的適應程度不一樣,體格的強弱也不同,可能有些人無所謂,有些人就容易得病,然後一個不慎,就容易鬧出大亂子。

比如瘟疫。

營建都城的工地其實還好一些,畢竟楊少峰舍得花錢,各項准備工作和後勤工作都做的十足,衛生方面也下了血本,倒也不擔心會有瘟疫的生,但是感冒燒方面卻是絕對需要注意的。

所以楊少峰還是得為了工地上面的事情而操心,再加上近在咫尺的楊家庄子又回不去,所以楊少峰很鬧心。

王洪也很鬧心大概從有科舉以來,自己就是最苦逼的主考官了,沒有之一的那種!

永樂十三年的會試,自己和梁潛遇上了楊少峰個會試後連座師都不拜訪,以致於讓自己成了仕林笑話的混賬東西就已經夠倒霉的了,現在可倒好,梁潛沒在,自己主持這順天府的鄉試,結果還他娘的遇上了楊癲瘋的兩個學生!

策論的題目是假設治理一縣該當如何,是不是很簡單?廣施仁政,愛民如子,遇事為百姓先,是不是就能高中了?

瞧瞧這兩份如出一轍的文章是怎么寫的治理一個縣,先要看這個縣的地理環境,田產分布,物產種類,丁口增長率,案件處理的情況,賦稅的結構與征收等等情況。

是不是很眼熟?是不是就想到了楊癲瘋的那篇會試文章?再加上所有人都知道楊癲瘋的兩個學生參加了鄉試,這兩篇文章是什么人寫出來的,不就呼之欲出了?

彼其娘之!

寫得出這種文章,你們來考鄉試?你們直接去內閣或者六部好不好?啊?!老夫主持的是鄉試啊!鄉試啊混蛋!

暴怒不已的王洪很想給這兩份試卷各打上一個大大的叉號,然後讓這兩個混賬東西都滾回去重新學習。

然而王洪又狠不下這個心來。

憑心而論,這兩個人的文章就跟他們那個混賬師父所作的文章差不多,都是那種文采只能說過得去,而內容卻直指要害的那種。

可以看得出來,這兩個楊癲瘋的混賬學生別說是去什么六部做打雜的主事了,就算是直接去擔任各部的侍郎或者直接外放到州府去主政,問題都不會太大,絕對可以說得上是兩個好苗子。

十三年的會試沒有黜落楊癲瘋這個混賬,結果這個混賬在邊市城折騰出好大一番動靜,不動刀兵的就解決掉了韃靼和瓦剌,如今又在營建都城,他的學生又是這般的水平,自己又如何能昧著良心將之黜落?

不管鄉試還是會試,說來說去不都是為國選才么?若是沒有真才實學,就算將文章寫得花團錦簇又能怎么樣?像胡廣那種不要臉的貨色一樣竊居高位么?

薅了半天頭之後,王洪還是老老實實的按照內心的想法,將這兩篇文章給留了下來。

但是,總感覺很頭疼的樣子啊混蛋!

同樣很頭疼的還有楊少峰。

誰能想到,朱老四打扮的跟個普通老農一樣,然後就這么坐在工地的邊上,一點兒皇帝的形象都不顧?

關鍵是,你老人家喜歡這么坐著就坐著唄,你拉上我干什么?本公子躺在躺椅上,被這秋天的太陽曬著,他不舒服嗎?

朱老四不會管楊少峰楊大少爺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只會在乎自己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所以盯著工地望了半晌之後,朱老四就開口說道:「朕這次找你來,是有一件事兒,打算聽聽你的看法。」</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