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讓倭寇去擺平倭寇(2 / 2)

對於足利義滿這種知情識趣的行為,朱老四當即也是投桃報李,命人將海盜交還使者帶回,表示這二十個倭寇是倭人,理應由足利義滿來處置。

然後**來了。

倭國使者返回寧波後,根本就沒有把這二十個倭寇頭子帶回去處置的意思,反而為了向大明表忠心,干脆就將這二十名倭寇頭子在岸邊活活蒸死。

問題是,室町幕府並沒有能力完全壓服一些倭國地方上那些有實力的大名,因此也就無法消除倭寇滋生的土壤,從永樂元年到永樂六年,其間倭寇對大明海疆的侵擾並沒有停止,大明在備倭衛上的投入也沒有減少,只是倭寇鬧事的次數和烈度比洪武晚年時期稍少一些,對大明海疆的安全也沒有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永樂六年十二月,倭國國主足利義滿掛掉,大明冊封其世子源義持(即室町幕府第四代將軍足利義持)為日本新國主。

然而足利義持卻跟足利義滿完全不同,在其即位後立即改變對足利義滿大明的朝貢政策,不僅不願再稱臣納貢,反而重新利用倭國海盜劫掠中國沿海。

然後大明朝堂上下就很不滿,派出使者對源義持的行為給予嚴重警告,要求他繼續抓捕倭寇,禁其侵擾大明。

第一次受到大明外交威脅的足利義持慫了,然後趕緊抓捕了一些倭寇,於永樂八年四月送到大明以平息事態。

然而令足利義持大感意外的是,大明在收到他送來的日本海盜後,不僅對他先前拒絕朝貢的罪行既往不咎,還於永樂九年二月派出使者王進到達日本,給他送以厚禮,「以謝日本政府剿捕海寇之舉」。

然後足利義持骨頭里深埋著的倭族通病作了——你不打我,說明你慫!

王進的到來一方面讓足利義持瞧不起明朝政府的軟弱;另一方面又擔心王進回國後會向永樂皇帝匯報他放縱日本海盜的行為,怕招來大明的軍事報復,於是足利義持與臣下密謀,干脆想辦法阻止王進還朝。

再後來,王進秘密登船,從另外一條海道回國之後,雙方也就算是徹底撕破了臉皮,倭國幕府不再向大明進貢,轉而通過鼓勵海盜劫掠來獲得大明的財富,雙方勘合貿易中斷。

而朱老四和大明的朝堂上下又不想在此時對倭國動武——大明此時一部分精力正放在草原上的韃靼和瓦剌身上,另一部分放在交趾,還有一部分在西洋上面,哪里還有多余的精力來搞倭國這么個破地方。

尤其是夏原吉執掌的國庫,當時寶鈔不值錢,朱老四還連年對外用兵,國庫里的存銀連年不足一百萬兩,無論如何也沒辦法再支撐起對倭國的軍事行動了。

如此一來,最後的結果就是在足利義滿時期稍稍收斂一些的倭寇又在大明沿海一帶死灰復燃,然後就直到了今天。

然而不管怎么說,楊少峰在這個時候提起永樂三年的那二十個倭寇領,還是把徵葛成二郎和徵葛成五郎兄弟兩個嚇得夠嗆。

畢竟,傳聞之中,那二十個倭寇領是被倭國使臣親自下手給活活蒸死的,屍又被扔去喂狗……

等著兩人將所有的口供文書都簽字畫押了之後,吳明才轉身向著楊少峰楊大少爺道:「狀元公,這兩個人都簽了,但是剩下的那四十一個,卑職還沒有來得及讓他們簽。」

楊少峰笑眯眯的道:「不急。給徵葛成二郎和徵葛成五郎兩位兄弟換上干凈的衣服,再用老母雞熬些參湯給他們補補身子。

等他們的身子恢復的差不多了之後,就讓他們去找那剩下的四十一個倭奴簽字畫押,他們的事情,咱們不用摻和太多。」

吳明還沒有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兒,無心卻陰惻惻的笑道:「狀元公高明!」

見吳明一副滿臉懵逼的樣子,無心就嘿嘿笑著解釋道:「若是咱家跟吳百戶出手,那些倭奴還不一定願意簽字畫押,少不得還要廢一些功夫。

但是換成徵葛成二郎和徵葛成五郎兄弟兩個出馬,事情卻又好辦得多了,不管那些剩下的倭奴願意不願意,都跟咱們沒什么關系,狀元公高明!咱家佩服!」

楊少峰呵呵笑了一聲,從椅子上起身,一邊向外走著,一邊對吳明吩咐道:「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把他們的口供收好,等他們擺平了剩下的倭奴之後,再讓人帶他們來見我。

至於現在,外面的羊糕已經烤上了,咱們得趁熱過去吃,還有,你身上那瓶神仙醉交出來,我早就看見了!」</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