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慢慢來(1 / 2)

若不是夏原吉忽然提起了蘇木和黑胡椒,楊少峰一時之間倒也沒想起這兩樣平日里當做香料的東西,更不會想到後來文武大臣們組團反對下西洋,居然會和這兩樣東西有關。

事情比較復雜。

朱重八趕跑了蒙元之後定都金陵,現大量的金銀珠寶被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給帶著跑路,整個大明是缺金缺銀缺銅錢,基本上就是除了不缺人,啥玩意值錢就缺啥。

朱重八不傻,這個從乞丐混到皇帝的泥腿子有著他自己狡猾的一面——治理天下要靠文人,穩定天下要靠武人,擺弄這些人要靠俸祿!

然後朱重八一拍腦門子,就決定給文武官員和勛貴們一定的糧食做為俸祿,再加上一部分的寶鈔做為補充。

洪武二十九年,朱重八規定了官員的工資水平: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正九品,五石五斗;從九品五石。

理論上來說,如果按照朱重八定下的糧食加寶鈔的解決方案來執行的話,即便是縣官,每月領取七石米,除非這個縣官納了好幾房小妾還雇佣了許多的下人,否則是足夠開銷的。

可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

朱重八定都金陵,朱允炆也沒有遷都的打算,而金陵又挨著魚米之鄉,糧食這個玩意總是不缺的,拿來給文武官員們放俸祿也沒有問題。

等干掉了侄兒,自己上位之後,朱老四就打算早早的把都城遷回到順天府去。

在朱老四看來,把都城遷回順天府的好處有很多。

第一,自己可以隨時帶人去砸阿魯台的場子;第二,順天府才是自己經營了許多年的基本盤,比金陵更為可靠——萬一有人想要替朱允炆招魂呢?

但是等朱老四暗自下定了遷都的決心之後,卻又現了一個大問題。

如果能成功遷都順天府,大批人馬都跟著去,而北方卻又生產不出那么多糧食,只能靠大運河的漕運,從南方往北京運糧食才行——長途運輸,損耗不小,這么珍貴的糧食,用來供給京師人口的口糧,已是捉襟見肘,又哪有富余,去給官員俸祿?

當時楊少峰還沒有參加會試,更沒有在邊市城折騰,當時的寶鈔正處於一個不斷貶值的局面,朱老四自然不可能拿這玩意來放俸祿。

然後朱老四就想出了一個新玩法。

「春夏折鈔,秋冬則蘇木、胡椒。」

朱老四把蘇木、胡椒之類的香料當作俸祿給官員了!

蘇木胡椒這些玩意早期的時候很值錢,但是等鄭和下了西洋,替大明在南洋和西洋收了一大批狗之後,這玩意也就不怎么值錢了。

最重要的是,這些玩意既不能吃,也不值錢,官員們拿在手里干什么?做菜的時候放點兒?鬼知道要多少年才能用光!

所以,後來的文武大臣們一致反對開西洋,會不會跟這個有關系——原本拿香料當俸祿就夠惡心了,再開西洋?再去弄一堆香料回來當俸祿?

楊少峰心中暗笑,表面上卻一臉嚴肅的盯著朱老四,打算看看朱老四怎么應對。

朱老四卻哼了一聲道:「准!」

對於朱老四來說,寶鈔既然已經值錢了,那給官員們寶鈔,讓他們拿著寶鈔去買糧食,不比直接糧食更省心?

更重要的是,我朱老四又不傻,難道還看不到這其中的好處?官員們在銀行有賬戶,他們是否貪墨,只要把家產跟銀行賬戶里的收支對比一下就能清楚,還不是美滋滋?

得了朱老四的保證之後,夏原吉心滿意足的向朱老四謝了恩,然後望著楊少峰道:「狀元公還有什么沒說的?不如一起說出來?」

楊少峰搖了搖頭道:「還有什么?多乎哉?不多也。」

朱老四笑眯眯的道:「他方才說,要大量修建學堂,讓天下百姓都能讀得起書。他還說,要把邸報明天下,讓天下人都能看到邸報,以了解朝堂動向。」

楊少峰一臉懵逼的望著朱老四——賣孫子的手法這么熟練?我是不是應該學學老張,讓你也坐一坐土飛機?

瞧了瞧臉色黑的如同鍋底的夏原吉,楊少峰訕笑道:「夏部堂怎么這么看著我?」

夏原吉呵呵冷笑道:「狀元公倒是努力踐行聖人教化之道,老夫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