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把拐賣他!(2 / 2)

若是殿下這個時候直接送上真金白銀……」

「不妥」,李祹想也不想就拒絕了:「到了楊狀元這般身份,錢已經不重要了,甚至於官位品級都不重要,更重要的反而是臉面。

楊狀元行商賈之事籌錢,乃是為了國事,誰都說不出什么,而我直接送了直金白銀,卻是私下送出去的,這就有行賄受賄之賺,豈不有損楊狀元清名?走,咱們這就出,去尋楊狀元。」

崔承恩道:「明天就是小年,咱們這時候去,是不是過於急迫了一些?」

李祹搖了搖頭道:「急迫了一些么?雖說上趕著的不是買賣,可是也得看對方是誰。若是其他的宗室勛貴之類的,自然不用如此急迫。

可是,對方是皇太孫和楊狀元,這兩個人又能直接影響到大明皇帝,所以咱們就得上趕著一些,否則就是咱們不懂規矩了。」

……

望著眼前炊煙陣陣的庄子,李祹忍不住有些羨慕的說道:「不愧是天朝上國,居然有這般富庶的庄子,只怕將整個朝鮮都翻一遍也找不到這種的庄子吧。」

崔承恩道:「楊家庄子如此富庶,乃是因為楊狀元之故。除去皇庄之外,這楊家庄子已是堪稱大明第一庄。

而且殿下自朝鮮一路到順天府,想必也已經見識過大明其他的一些庄子,那些庄子可有眼前這般景象?」

「那倒沒有。」李祹搖了搖頭,說道:「我一路自朝鮮來,見過無數個庄子,確實未曾見過像楊家庄子這般富庶的。

不過,縱然是其他的庄子,也比朝鮮的那些庄子要強上無數倍,根本就沒有什么可比之處。也不知道,我朝鮮的庄子,何時才能有這般景象。

更令人心儀的是,無論庄子是窮是富,大明百姓的精神卻都是向上的,與我朝鮮百姓大不同,大不同啊。」

崔承恩指了指路邊的小河溝,說道:「似這般的水渠,整個楊家庄子的田邊遍地都是,山上清泉流出來的水,直接就到了水渠里面,用來灌溉庄稼。旁邊的那座山上,養著雞、鴨、豬、羊,這些生靈的糞便,又被用之於田地和漁塘。

總之,想要弄出楊家庄子這般的景象,先就得投入無數的人力物力,規劃好養殖和耕種的事情,還有水源等等亂七八糟的事情。」

指了指庄外的學堂,崔承恩又接著說道:「那里便是楊家庄子學堂,整個楊家庄子的娃子,只要年滿七歲的,都得入學去讀書。

這所學堂是整個順天府第一座免除了學費與書本費的學堂,也是第一個有女學的學堂,而且每天還會給學生們供應雞蛋和牛奶、羊奶,早上、中午各供應一頓餐食。

當然,里面的糧食和果蔬都是庄子上百姓們自己種的,學堂里只是做熟了給學生們食用,就連雞蛋和牛奶、羊奶,也都是庄子上的。

臣下聽人說,整個順天府的百姓,不羨慕楊家庄子富庶,只羨慕楊家庄子的娃子們能讀書。」

李祹疑道:「女學?連女娃子也要去讀書嗎?」

崔承恩點了點頭,答道:「是的,女娃子也要讀書。當初也不是沒有人反對,可是楊狀元說,庄子上的事兒他說了算,不聽話的就滾蛋,所以也就沒人反對了。」

「當真霸道!」李祹感嘆了一聲,又說道:「就沒有人舉家搬走么?他到底為什么要這么做?」

崔承恩搖頭道:「誰願意搬走?找遍整個大明,楊家庄子也只有這一處,誰也不願意搬走,所以也只能聽憑楊大少爺胡鬧了。

至於為什么這么做,臣下倒是聽到過一些消息,說是從楊狀元府上傳出來的。」

見李祹一副頗感興趣的樣子,崔承恩便接著說道:「楊狀元說,以後這男娃子識字,娶的媳婦也識字,生出來的娃子便不會太蠢,只消略微教一教,便能考個秀才舉人甚么的。」

李祹點了點頭,沉吟道:「這便是人人讀書識字的好處么?我朝鮮國百姓卻是會說不會寫,卻又為之奈何?」

正說話間,兩人已經慢慢走到了庄頭,隨便找人打聽了一下,便找到了楊府,遞了名貼禮單,又對門子說道:「勞煩小哥通傳一聲,就說朝鮮李祹,前來拜訪狀元公。」

此時的楊少峰,正坐在灶台的前面,往灶中添一把柴火之後又撥弄了幾下,對朱瞻基說道:「馬上快好了,一會兒是你自己給你媳婦送過去,還是讓靈兒替你送過去?」</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