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倭國無好人(1 / 2)

如果用網文圈的眼光來看,《儒林外史》本身的名字就自帶流量,再加上六狀元楊少峰潛心三年所著這個噱頭,大火特火的潛質就有了一半。

而另一半,則要看其本身的內容有多招人恨——除了某些血還熱乎的愣頭青之外,剩下的那些老油條子們,有誰不恨《儒林外史》?

這是把大家身上的遮羞布給扒的一干二凈,連個線頭都不給留下!

更操蛋的是,楊少峰楊大少爺還是沒能上頭條。

當初在京城高中了六狀元開詩會噴人,熱度被朱老四給壓了下去,如今書罵士林,結果又被伊逍陣斬倭國天皇的熱度給蓋了下去。

這是何等的卧槽?

明明就是人家躬仁稱光老老實實的跪好,然後伊逍抽刀襲殺,而且抽的還是人家熊處默的刀好嗎!

結果就被這些集體犯病的大明老中青少文青們傳成了伊逍在百萬倭國大軍面前義正嚴辭的歷數倭國不臣之罪,然後陣斬躬仁稱光,數百萬倭國大軍「皆驚懼不已。」

就連伊逍當初拜入楊少峰門下的事情都避口不談,仿佛伊逍生來就有這么牛逼一般。

一點兒臉都不要的同時,也絕不給楊少峰楊大少爺蹭熱度的機會。

然而比這些大明文人更不要臉的是源義持和干仁後小松遠——躬仁稱光的頭七剛過去沒多長時間,倭國的使者伏見宮貞成就來到了順天府,而且極為乖巧的按照朝貢流程覲見。

伏見宮貞成表示,倭國與大明一衣帶水,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的走狗,因為蒙元南下滅宋,這才導致了倭國流浪在外,沒辦法找到自己的主人。

等到大明太祖高皇帝趕走了蒙元,倭國原本應該立即恢復朝貢,重新回到中原王朝溫暖的懷抱里面,可是倭國正值混亂之際,亂臣賊子橫行,以至於憑空生出了許多的誤會,直到高天原神使伊逍前往倭國之後,倭國君臣才徹底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願意就此撥亂反正,重歸大明爸爸的懷抱。

為了表示誠意,倭國願意立即遷移島根縣及其以南的倭國百姓到其他地方,只等著大明爸爸派軍隊過去接收。

至於那些為患大明海疆的倭寇,倭國能抓的已經盡數抓了,回頭統統在海邊蒸死以為處罰,只是還有一些不在倭國的倭奴,倭國想要處理也沒有那個能力,只能請大明爸爸代為出兵剿殺,一個活口都不用留下。

為此,倭國願意承擔大明爸爸的一應軍費。

同時,倭國後小松太上王也認識到了自己天皇的稱號屬於僭越,願意自請去皇為王,以後倭國天皇請封為倭國天王。

另外,躬仁稱光已經死了,倭國新選出來的天王是伏見宮彥仁,請求大明皇帝給予正式的冊封。

將這些亂七八糟的條件都說完之後,伏見宮貞成又悄然打量了一眼高坐在龍椅上的朱老四和朝堂上的諸位大佬。

朱老四的臉上看不出什么,偶爾嘴角會露出一絲絲的笑意,也不知道究竟代表了什么。

但是朝堂之上眾位大佬們的反應,卻是被伏見宮貞成給看在了眼里。

左邊那些武將勛貴體系的大佬們多半都是面無表情,最前面的一個嘴角含笑,似乎是很贊成自己所說的。

右邊文官體系之中,基本上都是面露贊許之意,唯有最靠前的幾個人臉色陰沉,其中一個瞧模樣恨不得吃掉自己,估計不是什么好人。

伏見宮貞成心里很清楚,自己這次出使,基本上算是成功了。

黃棘先生曾經說過,除了一休宗純外,如果倭國還能有什么好人,那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什么壞人。

伏見宮貞成代表干仁後小松和源義持提出來的這些條件,確實是經過干仁後小松和源義持商量之後得出的,然而倭國的天皇,並不是只有一位。

這個時代的倭國,正好處於南北對立結束的時間點上。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室町幕府的和泉紀伊守護大內義弘開始同南朝方面的吉田宗房和阿野實為交涉兩朝統一之事。

同年十月,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通過神官吉田兼熙為媒介,向南朝提出了兩朝講和的條件,即明德和約。

同月二十八日,南朝君臣接受和約,帶著三神器離開吉野,閏十月二日到達京都的大覺寺,同月5日,三神器從大覺寺被移到北朝後小松天皇所居住的土御門內里。

同時,南朝的年號元中被廢除,後龜山天皇弟弟護聖院宮的東宮之位被廢除,倭國的南北對立也算是宣告結束。

南北統一之後,後龜山居住在大覺寺里,時人稱之為「大覺寺殿」或「南主」,享受室町幕府的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