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朱老四:閑的難受(2 / 2)

這是他所能想到的,通往天堂的最快捷徑。

……

永樂十六年十二月底,一年一度的盤點之後,朱老四意外的現,大明的國庫里面有了許多的銀子,而民間丁口也增加了三百多萬。

要知道,民賦民稅已經被徹底免除了,這也就意味著,這許許多多的銀子,基本上都是銀行用寶鈔兌回來的,或者是商稅之類的。

而民間的丁口,則更加的神奇了——持平了好幾年的人口,居然莫名其妙的就多出來三百萬,由此可見,以前的丁口瞞報有多瘋狂了。

有了錢,有了人,朱老四覺得渾身都難受。

沒辦法啊,阿魯台和馬哈木那哥幾個沒辦法,一個比一個老實,一個比一個乖,就連朵顏三衛現在不鬧騰了,一個個薅羊毛薅的開心,今天阿魯台遣使貢馬,明天馬哈木遣使貢羊毛毯,一個個就跟爭寵的小妾一樣用盡心機。

就連朵顏三衛那邊也是一個鳥樣,時不時的就派人貢馬,目的和阿魯台他們是一樣的,就是想要探探口風,看能不能徹底內附或者干脆遷移到關內來居住。

然後朱老四就很頭疼。

以前是阿魯台不乖,打他,馬哈木不乖,打他,然後慢慢的打著打著就打習慣了。

如果這哥幾個都老實成這樣兒了,怎么打?難道就像楊癲瘋說的那樣兒,隨便找個理由,比如阿魯台上廁所不用紙,然後出兵打他?

別開玩笑了,楊癲瘋可以不要臉,朱老四身為大明皇帝,肯定還是得要點兒臉的。

最重要的是,夏原吉不給軍費,因為打了阿魯台,會影響國庫的收入。

朱老四只能把目光投向了交趾。

李彬沒有張輔那么凶殘,雖然在交趾大殺特殺,抓起勞工來更是心狠手辣,可是對比張輔好幾年殺出來的赫赫凶名,李彬還是有些不夠看,所以交趾那邊時不時的就會出現叛亂。

然後朱老四就覺得打不成阿魯台,打交趾其實也差不多?

然後夏原吉不同意:「交趾已經在豐城侯的管控之下,陛下出兵交趾,反而會打亂豐城後的布置,反為不美。臣覺得,與其出兵交趾,不如讓緬甸徹底改土歸流?」

朱老四一臉懵逼的瞧著夏原吉——這腦回路很神奇啊,交趾和緬甸雖然離得不遠,但是緬甸原本就是屬於宣慰司治下,也算是比較聽話,說起來和阿魯台他們現在的情況差不多,夏原吉現在忽然想要讓緬甸改土歸流?

夏原吉吭哧了半晌,最終還是解釋了起來:「臣記得狀元公曾經說過,雲南有銅,緬甸也有銅……雲南和緬甸由土司管轄,終究不如由布政使司來管轄……」

張輔悄然抬頭打量了一眼夏原吉,然後就死死的低下了腦袋——論不要臉,還得是這些文官!

盡管早就知道夏原吉的性子,可是朱老四依舊被夏原吉的無恥給驚呆了。

見朱老四不說話,旁邊的張輔也明顯是在強忍著笑意,忍不住惱羞成怒的夏原吉說道:「啟奏陛下,永樂十六年,我大明民間所用銅錢為五百萬貫,實際所需為三千萬貫。

永樂十七年,預計民間所用銅錢為六百萬貫,實際所需為五千萬貫。

也就是說,僅僅這一年的時間,民間的銅錢缺口就多了近兩千萬貫,更別說永樂十八年十九年或者更遠的以後了。

依著戶部的計算,待到永樂二十年的時候,民間的銅錢缺口將達到一萬萬貫的程度,寶鈔並不足以彌補銅錢的缺口。

尤其是在進行一文兩文之類的交易時,百姓更喜歡使用銅板而不是寶鈔,所以缺口極大,許多人到銀行兌換銅錢時,都是給付的寶鈔,民間反響極大。

而國庫之中雖然有銅三千斤六百斤,可是這些銅既要用之於火炮的鑄造,還要用來鑄造銅錢,根本就不夠用。」

是的,很多穿越者們到了明朝就喜歡搞滇銅北運,這點是沒錯的,可是真要說到滇銅,實際上在元朝的時候,就已經有開采運輸滇銅的記錄,只不過是受制於開采和冶煉的手段,產量不高而已。

朱老四點了點頭,又將目光投向了張輔:「英國公以為如何?」

張輔躬身道:「緬甸之事,臣以為應當召黔國公進京奏對。」</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