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楊少峰要滾蛋了(2 / 2)

到時候他們自己私下里做著海商的生意,再變著法子的廢了艦隊,那我大明的萬里海疆又該由誰來守護?祖父大人文成武德,自然不在乎,可是……」

「誰敢!」

朱老四頓時大怒,冷哼一聲道:「朕扒了他們的皮!」

夏原吉躬身道:「陛下,洪武爺年間有空印案,我朝也有臨清案,現在貪腐之風依舊,不可不防啊。」

被夏原吉這么一說,朱老四頓時有些泄氣——臨清案前前後後牽扯了幾萬人進去,光是被凌遲的就有幾十個,上千的官吏被剝皮食草,但是現在依舊有人在貪。

朱老四干脆又將目光投向了楊榮:「楊卿,你來說說?」

楊榮斟酌著道:「臣以為,徹底開放海禁,有利亦有弊。只不過,總體上來說,還是利大於弊。

若是陛下不開放海禁,那這由洪武爺年間沿襲下來的海禁,就會成為祖制,後世就再沒辦法放開,確實會出現夏部堂和楊翰林說的那種情況。

若是陛下放開了海禁並將之定為祖制,那後世的文武大臣必然找不到再行海禁的借口,民間得利,國庫得利,內帑也能得利。

從短時間內來看,內帑的收入或許會銳減,但是從長遠來看,卻是內帑和國庫都得了一個細水長流的財源。」

「就是,」楊少峰插嘴說道:「肉爛在鍋里,百姓手里的錢不還是大明的錢么?如果不能把這些錢弄到大明,再多的錢也是人家的,跟咱大明可沒什么關系?」

「可是,海上風浪無常,百姓……」

朱老四依舊不願意放棄。

楊少峰道:「做生意嘛,自然有賺有賠,百姓出海之前,也必然是有心理准備的,正所謂生死有命,寶貴在天。

祖父大人身為天子,給了他們家致富的機會,哪怕是他們命不好,可是也不能怪到祖父大人的頭上來,相反,他們還會感激祖父大人。」

楊榮不屑的瞧了楊少峰一眼。

拍馬屁?

「啟奏陛下,前番免了民賦民稅,民間無不感恩戴德,許多百姓家里更是供著陛下的長生牌位。

如果再開放了海禁,卻不知民間又該如何感激陛下隆恩?臣請陛下擇地試行開海。」

夏原吉瞧著忽然開始猛拍馬屁的楊榮,頓時不屑的瞧了楊榮一眼,然後對朱老四躬身拜:「臣附議。」

「孫兒也附議。」

朱瞻基跟著躬身道:「皇爺爺聖明,這海禁之事,關乎千秋萬代,孫兒請皇爺爺三思,擇地試行開海。」

朱老四陰沉著臉不說話。

道理確實是這么個道理,事情也確實是這么個事情,從楊少峰到夏原吉再到楊榮和朱瞻基,這些人說的都沒錯。

但是朱老四就是不想開這個海。

朱高熾瞧著朱老四陰沉著臉不說話,無奈之下只得躬身道:「父皇?」

朱老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問道:「你也認為應該開放開禁?」

不等朱高熾回答,朱老四又氣哼哼的說道:「朕可以同意放開海禁,不過,你和瞻基你們兩個可想好了,以後內帑里的錢少了,可千萬不要怪朕。」

朱高熾躬身道:「父皇聖明。」

夏原吉和楊榮也一起躬身拜道:「陛下聖明!」

朱老四從椅子上站起身來,甩了甩袖子,說道:「聖明個屁!朕知道開放海禁的好處,可是開放海禁,就是從朕的內帑里面割肉來補貼國庫!」

伸一手指楊少峰,朱老四又接著說道:「還有你,別以為朕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朕告訴你,遠東商號,隨你和瞻基你們去折騰。可是要是折騰不出來什么動靜,朕能開得這個海,自然也禁得了這個海!」

永樂十七年九月十九,剛剛過完重陽節沒幾天的時間,順天府的一眾官員和大量的生員們就自的舉辦了大型的歡送活動。

歡送楊少峰楊大少爺和一眾勛貴們去倭國——勛貴不是好東西,楊少峰更不是什么好東西,現在難得的兩伙人一起滾蛋,不好好歡送一下怎么行?

滾吧,滾去倭國,最好死在那兒,多替大家賺錢子,你楊少峰就別回來了,連帶著你那七十三個還不著急參加科舉的學生還有那些蛀蟲一般的勛貴們一起!</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