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到底是誰犯蠢?(1 / 2)

朱瞻基的話音剛剛落下,楊少峰卻呵呵笑了一聲道:「對,也不對。

再怎么深挖洞廣積糧,儲備再多的糧食,都無法解決一個問題——災年的時候,人口的增長度並不會放緩,而糧食卻停止了增長,甚至還有很多人把糧食捂在手里。

對於很多地主來說,把糧食捂在手里,市面上的糧食就會漲價,而糧食漲價之後,那些泥腿子就吃不起糧食,最後就只能賣兒賣女賣地賣自己。

大家手里的銀子更多,地更多,日子更好,再稍微拿些銀錢出來修個橋補個路啥的,這錢和土地都到手了,名聲也有了,還想咋的?」

至於其他的事情,那跟自己有什么關系?這天下是皇帝的,可不是自己的。

朱瞻基卻瞧著楊少峰道:「你未免把人想的太壞了些。我不否認有人會像你說的那樣兒囤積居奇,但是這天下也有不少的士紳能在災年施粥舍葯吧?」

「那樣兒的士紳又有多少?是囤積居奇的多,還是施葯舍葯的多?」楊少峰直接反問道:「臨清那邊的教訓還不夠?」

「……」

盡管不想承認,但是朱瞻基卻又不得不承認,楊少峰說的才是對的,那些囤積居奇的士紳數量遠比施粥舍葯的士紳更多。

「可是,讓百姓去工坊上工,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么?」

朱瞻基依舊有些懷疑:「百姓跑去上工,種地的就會少,種地的少了,糧食也就少了。一旦遇上災年,糧價豈不會因此而價格更高?」

想了想,朱瞻基又接著說道:「且不說別的地方,就說山東,濟南青州等地連年干旱水澇,你讓百姓去做工賺銀子是沒錯,可是銀子能解決干旱水澇的問題嗎?」

楊少峰道:「那我也想試一試。有了銀子,干旱可以打井,可以築水庫蓄水,水澇可以疏通河道,加強河堤。你不讓我自己去試一試,我總是不甘心。」

朱瞻基想了想,然後問道:「那在這倭國不也一樣?你現在是大明駐倭國全權特使,這里的一切都是你說了算,不比回到大明之後再去做個縣令要強?」

楊少峰頓時無言以對。

怎么說?說永樂十八年的時候山東會有一場唐賽兒起義,現在不確定還會不會生,所以我打算跑到山東去替你鎮場子?

說出來之後會不會被人扔火堆里燒了?就算是不燒,那朱老四會不會問自己是怎么提前知道的?是說朱重八托夢還是說自己是穿越者,所以才知道的?

這種狗屁倒灶的說法,說出來也得有人信啊!

朱瞻基見楊少峰不說話,便笑著道:「先可著倭國折騰吧,等開春了咱們把城池給修好,讓戶部遷移百姓過來,這里就是大明的一個州縣,你想怎么折騰不都隨你?

還有,與其想著這些有的沒的,你還不如想想倭國的那四萬勞工該怎么辦呢。咱們來的時候,可沒預計到會有四萬勞工,帶的物資不夠吧?」

一聽見物資這兩個字,楊少峰頓時就頭疼起來。

在最開始的時候,楊少峰最頭疼的是很多事情想干卻沒辦法干,比如碼頭港口和城池,因為沒有足夠的勞工,所以只能先勘探規劃。

而現在的情況是,後小松後小松和後龜山這兩個後字輩的難兄難弟很快就會各自運送兩萬勞工過來,在解決了勞工不足的問題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

物資不足的問題。

楊少峰等人從大明出的時候,整個艦隊一百四十多艘寶船確實帶了不少物資,足夠整個艦隊消耗到永樂十八年六月份。

但是加上徵葛誠二郎送來的三千勞工,再加上後字輩兩兄弟將要送來的四萬勞工,這些物資可就不夠用了。

更頭疼的是,一時半會兒的還真沒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從大明往倭國運,不光不劃算,而且沒辦法滿足幾萬人所需要的物資缺口。

在倭國就地補給,先不說那些簡單到極致而且難吃的極致的食物能不能吃的問題,就是倭國本身都已經窮成了狗,再搜刮他們的物資來進行補給,估計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徹底逼反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