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流言四起(1 / 2)

. .

元都城

這座昔日的蒙古都城,大元王朝的王庭,此刻卻再根本看不出一絲王庭應有的氣象,從那座囚籠般的庄園中走出,一路走來,滿眼盡是一股難言的凄涼,大街小巷中,入眼的滿街都是面黃肌瘦,難民一般的人呆在路邊,無神的目光麻木的沒有焦距,仿佛對生活已經絕望,默默地呆在這里等死。

而且,跟普通乞丐不同的是,這些人雖然面黃肌瘦,但卻並不像普通乞丐那樣衣衫襤褸,甚至在人群中,衣著光鮮的人並不少見,卻跟其他人一樣,在他們身上感受不到絲毫的生氣。

也難怪,之前雖然無糧,但每天看著城中絡繹不絕的運糧隊伍,心中多少還有些期盼,畢竟元都現在的樣子,有些眼力的人都看得出來,蒙古人就算再不願意,但若不拿糧食出來,這座都城恐怕也會變成一座死城,心中多少有些盼頭,尤其是那一車車糧食經過,滿載糧食的車上散發出糧食的氣息時,盡管那不是自己的,又有大批蒙古兵護航,但心中至少還沒有絕望。

但從今早開始,往日里那絡繹不絕的運糧隊伍突然詭異的消失了,就像一夜之間,憑空消失的一般,而隨後,街上的蒙古軍隊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多了,讓有些見識的人隱隱間嗅到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而更多的人,卻陷入了一種絕望,那支神秘運糧隊伍的突然消失,仿佛抽走了這座城市的最後一絲活力。

偌大元都,此刻卻絲毫沒有月前初入元都時那種繁花似錦的感覺,整座城池,反而讓人感覺到一股難言的死寂,雖然身在人潮之中,周圍也全是百姓,卻絲毫感受不到一絲生氣,仿佛行走在一座廢棄已久的死城之中一般。

就算是作為始作俑者,親眼見證了這一系列變化的原因,但此刻,行走在這蒙古王朝的大街上,無論楊逍還是小昭亦或是武青櫻,此刻都不由得為周圍的氣氛所感染,心中升起一股難言的凄涼以及一絲淡淡的愧疚,只有李軒一人,面色自始至終都沒有變過,但也沒有說話。

並非他冷血,但李軒更知道自己未來的道路未必會是一路坦途,帝王之路,注定充滿艱辛,更何況自己的江山將更廣,並不局限在一片大陸乃至一個位面,這種慘狀,自己必須適應,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帝功成血山河,作為一名帝王,他必須舍棄一些東西,一些常人所應有的情感,所以,他無法如楊逍、小昭、武青櫻一般將心中那份愧疚和憐憫表現出來,反而要讓自己默默地去適應這些。

「萬安寺那邊的情況如何了?」李軒目光淡淡的掃過麻木的人群,扭頭看向楊逍道。

「啟稟教主,蝠王日前已經傳來消息,已經跟范兄弟取得聯系,書信已經送至六大派各派掌門人手中,宋遠橋大俠、滅絕師太已經答應我們的計劃,華山掌門何太沖還在猶豫,但少林、昆侖、崆峒兩派卻拒絕了。」楊逍沉聲道。

「有這兩派高手加入已經足夠了,至於空聞方丈他們,已經老了,思想太過僵化,沒有斗志,把私怨看得太重,注定難成氣候,不必理他們。」李軒點點頭,明教跟六大派積怨頗深,李軒也沒想過這些六大派高手能來多少,宋遠橋他們能夠答應在意料之中,畢竟有張無忌在,而且自己對武當派也算有恩,雙方之間,私怨也不太重,答應也算理所當然的,真正讓李軒意外的,反而是滅絕師太的同意。

峨眉跟明教的仇怨,滅絕的頑固個性,原著中給李軒的印象太深了,能夠在自己的調解下,暫緩跟楊逍之間的個人私怨,已經很難得了,李軒實在沒想到,自己一紙書信,沒請來德高望重的空聞,反而將這個原著中固執刻板的老尼姑給請出來了,多少讓李軒有些始料未及,不過結果倒是不錯。

至於滅絕師太到時候會不會反悔或者暗算,李軒倒是沒有太大的擔心,老尼姑雖然很多時候固執而且不講理,不過對於陰謀詭計卻是從來不屑一顧的,原著中若非有了死志,恐怕也不會讓周芷若去施展什么美人計。

「諸位可知,如今這城中,別說我們這些人,就連那些百年字號的老店,想要從他們店里拿出金銀容易,但想要拿出糧食來,怕是連半顆都弄不出來了。」人群中,一群衣著光鮮的『難民』此刻聚攏在一起,這些人家境應該算是不錯的,至少在他們眼中,還看不到普通百姓那種麻木和死氣。

「呦,原來是朱兄,有些日子沒見,我還以為朱兄已經離開這元都,另謀生路去了。」

「我也想吶,可惜,城門口的蒙古人許進不許出,早知如此,昨天就該離開了。」被稱作朱兄的男子嘆息一聲,搖頭苦笑道。

「這些可恨的蒙古韃子,這是把我們往死里逼啊!」另一名一身肥肉的中年人一臉惡毒的說道。

「誰說不是呢?可是刀把子攥在人家手里,我們能有什么辦法?朱兄,你的那些消息早就過時了,現在別說那些店鋪,恐怕就是這座大都,都沒多少糧食了。」

「原來是陳老板,呵呵,這你可就說錯了。」朱姓男子苦笑著搖了搖頭道。

「哦?朱兄難不成知道什么?」陳老板聞言目光微亮,看向朱姓男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