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劫糧(1 / 2)

. .

酷熱的陽光自天空灑落下來,寂靜的山道中,此刻顯得極其的荒涼,也只有地下那雜亂無章的腳印,顯示著曾有大量的人群經過這條山路

兩道人影自樹蔭深處出來,左右看了看,最終在一處相對開闊的地界停下,仔細的研究著印在山道之上的腳印。.

地上的腳印很雜,有人的,也有牛羊一類牲口的,更有馬蹄印,此外,還有一些車軲轆碾壓過的痕跡。

陽光清晰地照射在兩人身上,可以清楚地看清楚,這兩人各自背負兵刃,一個背負著一柄厚背大刀,另一個卻是只有一張長弓外加兩個鼓鼓的箭囊,身上的衣服看起來好像碎布拼湊起來的一般,再看兩人背負兵刃,看起來就好像山中的獵戶一般。

其中一人俯身,捻起地上一撮被踩踏過的蒿草,仔細的打量了片刻,正在此時,另外一名似乎正在警戒的獵戶好像突然感覺到什么,對著同伴打了個手勢。

同伴似乎也察覺到什么,匍匐在地,將右耳緊貼於地面之上,片刻之後,對著同伴點了點頭,此刻,兩人悄無聲息間,朝著一個方向隱沒而去,山道重新恢復了寂靜。

不久之後,山道的地面開始輕微的震顫起來,黑壓壓的人影出現在山道的盡頭之處,大批的人群往這邊移動過來,卻並沒有發出太多的吵雜之聲,顯得井然有序,為首的幾人騎著戰馬,身後的人群則大多步行,偶爾發出木頭摩擦時產生的吱呀聲響,一輛輛糧車出現在人群的後方,粗粗一看,數量還不少。

策馬走在最前方的武將頗具威嚴的目光不時掃過周圍的灌木叢。兵法有雲,逢林莫入,這種地形,在行軍打仗時,是最容易遭到埋伏的,同樣。作為行軍將領,在經過這樣的地方時也會加倍小心。

雖然不大相信那些懦弱的宋人有膽量繞過大軍主力跑來後方搗亂,但糧草關乎三軍命脈,作為忽必烈欽點的押糧官,無論是為了報答忽必烈的知遇之恩還是想所有人展現自己的能力,這批糧草絕不容有失。

風平浪靜,甚至連一頭野獸都沒有出現,當最後一輛糧車順利走出山道,再往前不足五十里便是蒙古大營。路上可說是一馬平川,蒙古武將在松口氣的同時也不禁有些遺憾,對一名蒙古戰士而言,戰場才是他們的歸宿,雖然押運糧草同樣事關重大,同時也代表著忽必烈王子對自己的信任,但眼下南宋懦弱的只知道龜縮在城里,哪還有膽量出來截擊糧草。有時候,他反倒希望有幾個不怕死的宋人跑來劫糧。也好過現在這樣無所事事,男兒的功勛,果然還是應該在戰場上用敵人的鮮血和頭顱來奪取才行呢。

「將軍,前方的道路被一群牯牛阻住。」就在蒙古將領暗自感嘆未能在戰場上殺敵建功之際,前方負責偵測的騎兵突然拍馬而回,恭身道。

「牯牛?」蒙古將領聞言皺了皺眉。抬頭向前方看去,卻見前方道路果然被一群牯牛阻住道路,看數量,大概有二十多頭,卻不見放牛之人。不由冷哼道:「定是附近的宋人不知此處乃我軍糧道,在此處放牛,見我軍來,早已落荒而逃,嘿嘿,二十幾頭牯牛,也夠將士們飽餐一頓了,讓人給我把那些牯牛都牽回來,今晚到了大營之後,讓兄弟們好好打打牙祭。」

此時剛剛脫離險地,加上此處一馬平川,正適合蒙古鐵騎縱橫馳騁,卻是絲毫不擔心有人敢在此處劫糧,若真有人來,他反倒會高興。

「是!」

騎士眼中閃過一抹喜色,答應一聲,點了幾名蠢蠢欲動的將士就沖上前去拉那些牯牛。

「咦?這是什么東西?」一名蒙古戰士正在拉動牯牛,卻在牛尾處發現一串竹節一樣的東西,正自疑惑間,耳畔突然響起一聲破空聲,面色一變,本能的甩頭躲避。

「什么人!?」蒙古戰士看著釘在身前不遠處土地之上的箭矢,面露厲色,怒喝一聲,正要示警,卻突然感覺握著牛尾的手有異,連忙回頭看去,卻見那一截截竹節之上的捻繩似乎被引燃了,正以極快的速度燃燒著,並迅速向竹節內部蔓延。

一股不祥的預感自心中升起,不等他有任何反應,手中的竹節突然一截截依次爆開,噼啪聲響中,牯牛受到驚嚇,本能的向前狂沖亂突,沒有任何准備的蒙古戰士直接被牯牛拖倒,哇哇驚叫著被牯牛一路拖著,以極快的速度沖進身後措手不及的押糧隊中,與此同時,數十串鞭炮被人從四面八方丟向股牛群的後方,噼啪亂響聲中,二十多頭牯牛頓時暴動,狂亂的沖進剛剛被第一頭牯牛沖亂,還未來的及調整的陣型。

牛群闖入軍陣,一眾蒙古戰士措手不及之下,被牛群沖的人仰馬翻,原本有序的陣型更是瞬間被沖的七零八落,甚至連後方糧隊的牛馬也被影響,開始暴動,幾輛糧車更是在牛群的沖撞下直接被撞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