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子龍來援(1 / 2)

本來是一場用來振奮士氣,團結各路諸侯的宴席,到最後,卻因為袁術和徐晃的關系,使得這場宴席最終不歡而散,袁紹有些悶悶不樂,徑自帶著人馬回營休整,徐晃朝著曹操告了聲罪,也是徑直離開,至於袁術,早在宴會中途,就已經甩袖離去,而其他諸侯呢大多數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來圍觀的。

曹操看著徐晃離去的方向,有些羨慕李軒的好運,竟讓他找到這么一員良將,再看看其他諸侯的表情,默默地嘆了口氣,這場聯盟尚未開始,諸侯之間已經暗生齷齪,這樣的聯軍,真的能夠指望他們通力合作,共討國賊嗎

這大概是個不錯的夢想,只是夢想終歸是夢想,不切實際,直至此刻,曹操也認清了現實,不過這仗才剛剛開始,聯軍不齊心,難道董卓內部就是鐵板一塊嗎

另一邊,聲稱身體不適的李軒,此刻卻是在自己的軍營內大擺筵席,正在招待來自龍城的一干部下。

「哈哈,子龍,真沒想到你能在這個時候趕來,有你相助,定然如虎添翼吶」李軒暢快的將一碗酒飲盡,臉上帶著一股濃濃的喜悅之情。

,趙雲也很高興,畢竟不是誰都有此殊榮,能讓主公盛情接待,只是他性格含蓄,哪怕心中激動,也不會將這份激動在臉上表現出來。

「不過子龍你帶著一干猛將前來,草原上戰事鵬舉一人不要緊吧」一番寒暄之後,李軒的目光不由的看向趙雲身後的一排漢子,趙雲此次南下,並未帶多少兵馬,隨行的只有十二騎。但這十二人,竟然沒有一個,在二流之下的,而且看其服飾打扮,分明是草原武將。

趙雲搖搖頭笑道:「這點主公大可放心,年初的時候。接到主公的命令,鵬舉大哥已經率軍轉戰千里,攻占了雞鹿寨,兵逼河套,連夜帶兵,夜襲匈奴王帳,將匈奴左右賢王一舉成擒,並按照主公的吩咐,在河套建城。匈奴因此分崩離析,各自為戰,大哥又於兩月之內,或吞並,或剿滅,將匈奴人趕出了河套,如今,河套之地。皆為漢民。」

趙雲由衷道:「如今,我方治下。已有第五座城池,上月,兄長接到了袁紹傳來的詔書,請兄長共赴國難,兄長預感,這中原戰事恐怕沒那么簡單。是以命雲星夜趕來,助主公一臂之力。」

說完,趙雲有些擔憂的看向李軒。

「哈,袁紹這手離間計使得不錯,只是他卻小看了我李軒的氣魄。也小看了鵬舉之為人,若非信任鵬舉,我又怎敢將辛苦建立的基業毫無保留的交給鵬舉來打理」李軒聞言,眼中閃過一抹寒光,卻並非針對趙雲,袁紹分別將詔書送到他和岳飛手中,其意再明顯不過,目的就是為了分化李軒的勢力,如今自李軒離開龍城之後,岳飛之名逐漸取代了李軒昔日在草原的威名,甚至猶有過之,哪怕有一丁點自立的心思,都可能讓李軒失去根基。

同時袁紹也暗中通過喬冒以糧草將李軒留在這里,一方面,諸侯聯軍需要李軒這支強軍,同時另一方面,李軒無法返回龍城,袁紹就有更多的時間去策反岳飛。

可惜,他算漏了很多東西,先不說岳飛乃系統召喚出來的武將,對李軒絕對忠誠,單是岳飛精忠報國的天賦,就算李軒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岳飛都會不離不棄的跟在自己的身邊,所以,哪怕岳飛如今在草原上的聲威已經蓋過了昔日的自己,李軒也從未擔憂過,功高震主那就用更大的功勛,去將這勢頭壓下去。

趙雲眼中閃過一抹慚愧,在來這之前,他確實有過類似的擔憂,甚至十分苦惱,若日後主公與大哥反目,他該站在哪一邊只是如今看來,這份苦惱卻有些多余,同時,對於李軒和岳飛之間這種君臣相宜的情感也十分羨慕,並不是每個武將,都能讓主公這樣付出毫無保留的信任的。

不只是他,大帳中,徐晃等一干新收的將領也生出同樣的情緒,同時對於李軒的氣魄以及那位素未謀面的岳飛也更加敬佩。

「好了,不說這些糟心的事情了。」李軒大笑著站起來,來到趙雲身前,看著趙雲,突然微微一笑:「子龍,這三年來,你成長了不少呢。」

此刻的趙雲,已經沒有了當初投靠李軒時那股稚嫩,草原生存環境惡劣,卻也是個鍛煉人的好地方,如今的趙雲,身上不自覺間就會透出一股沉穩和果毅,原本糅合的曲線,也變得棱角分明,身上透著一股百戰余生的武將才會有的煞氣,讓李軒不由暗贊一聲,這才是他心目中的趙雲。

聽著李軒的話,趙雲心中騰起一股暖流,微微躬身道:「全賴主公栽培,若非主公有意栽培,也不可能有今日的趙雲。」

「子龍不必謙虛,栽培什么的,都是外在因素,若非你有此資質,再多資源和機遇成就也終究有限,李軒別的本事沒有,但這雙招子只要沒瞎,便不會有人才埋沒在我眼前」李軒朗聲笑道:「來,也讓子龍看看我此次洛陽之行的收獲」

李軒拉過趙雲,來到典韋身前,笑道:「此人名為典韋,乃是我在陳留時收服的一位猛士,雖無將帥之才,卻有萬夫不當之勇,非我虛言,若單論勇武,如今我軍中,包括鵬舉在內,恐無人是君明對手,子龍未來武道之上的成就,或許在君明之上,但如今,我軍中以勇武而論,首推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