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塵埃落定.(2 / 2)

攝政大明 蟲豸 1844 字 2021-01-23

「臣趙俊臣,於卧病之中冒昧進呈:臣雖病養於家中,然如今廟堂之事,亦時有聽聞,亦明白陛下為難之處,亦為此而輾轉難眠,憂心忡忡。然南巡之准備,已不能再有耽擱,為與陛下解憂,臣思慮多日,終有所得,奈何身虛氣弱,手不能提筆,口述之際,由他人代筆,還望陛下見諒。臣以為,此次南巡,難得國庫內庫銀錢充足,南巡威勢之盛,必然遠超之前,然展露皇威之余,為陛下百年名聲計,亦需要注重民生民力,有慮於此,臣應對之策有三」

當德慶皇帝收到趙俊臣的折子後,看到折子前的提語,亦是不由為趙俊臣的忠心而感動,竟是在卧病之際還不忘為自己解憂。

但這般感動只是一瞬間,接下來德慶皇帝已是面現深思之色。

德慶皇帝以帝王心術見長,但國家建設卻並非他的長項,一向好大喜功的性子,又注定了他容易被這些所謂「良策」的美好前景所蒙蔽。

所以,看到這封折子里的提議後,德慶皇帝雖然也想到了地方官員會壞事的可能性,但更多的,卻還是是如方茹一般,覺得趙俊臣的這些建議實乃良策。

雖然趙俊臣舉薦的人選是左蘭山,但在這個時候,德慶皇帝卻想到了太子朱和堉。

德慶皇帝並不喜歡朱和堉,更不喜歡朱和堉遠甚於自己的賢名,但為了江山傳承考慮,在看到朱和堉屢屢被朝中權臣壓制後,還是會為朱和堉細加謀劃。

在之前,關於南巡的諸般安排,德慶皇帝並不同意由朱和堉負責,正是為了朱和堉考慮,但隨著趙俊臣的這些「良策」出現,德慶皇帝卻又覺得,這南巡的諸般安排,由朱和堉來嘗試一番倒也未嘗不可。

「趙俊臣的這些建議,倒是不錯,南巡的諸般安排,中樞與地方分離,中樞只負責檢查進度、撥付銀兩,具體准備則由地方衙門負責,如此一來,一切順利的話,功在中樞良策,即使出了什么亂子,錯也在地方而非中樞。更何況,按著這般建議行事,雖說會多花些銀子,但未必就會勞民傷財,說不定還有扶持民力之效,能得到朝野贊譽」

「如此一來,這件事倒是可以由太子負責,成則有功,敗則無礙,待朕南巡之後,太子即有功勞也有聲譽,能力也能得到百官認同,再加上南巡期間的鎮國歷練,太子他也就能夠名正言順的參與政事,為朕分憂了」

「不過,趙俊臣舉薦的人選卻是左蘭山,左蘭山是趙俊臣的人,雖是私心,但這般良策畢竟是趙俊臣所提,若是貿然交給太子,趙俊臣那邊怕也會心不舒服,卻也要想辦法安撫才是」

暗思之間,德慶皇帝終於定計,揚聲傳旨道:「傳朕旨意,戶部尚書趙俊臣於國有功,著授資善大夫,賞銀三千兩,綢緞百匹,明珠二十顆,玉璧三對。另,著人在內庫中挑選些上好補葯,一同給趙俊臣送去」

資善大夫,雖只是二品散官,但也是少有的榮耀,非大聲望大功勛者而不能授,德慶皇帝的這番安排,自是為了安撫趙俊臣了。

待身邊太監應下後,德慶皇帝執起御筆,將折子上趙俊臣的名字全部抹去,然後又吩咐道:「派人去東宮,傳朕旨意,著太子入宮覲見。」

第二日,早朝之上,太子向德慶皇帝上了一封折子,卻是由趙俊臣的折子修改而成,署名卻由趙俊臣變成了太子朱和堉。論及南巡准備的應對之策,侃侃而談之間,更是折服了一眾朝臣。

而德慶皇帝也一反常態,支持由太子朱和堉來主持南巡的諸般准備。

周尚景、黃有容、沈常茂等人雖有異議,但終究競爭不過,最終只能恨恨作罷。

南巡的諸般准備,爭了多日的主持人選,也終於塵埃落定。

朱和堉入朝以來,少有的贏了周、黃、沈等人,自有一陣躊躇滿志,但就在朱和堉得償所願的時候,卻不知道,他的災難,會因此而開始。

~~~~~~~~~~~~~~~~~~~~~~~~~~~~~~~~~~~~~~~~~~~

ps:看大家一直都在催更,本想今後用行動證明,但終於還是忍不住說幾句,還希望大家能看看。

權謀文一向最是難寫。再加上蟲子不喜歡那些智商不足的大配角,諸般爭斗,各種布局,都要考慮全面,一言一語,細微神態,也需要仔細琢磨。每小時能寫一千字,就已經算是神速了。如此一來,投入與收獲自是無法成正比。

但蟲子確實想寫一本這樣的小說,也會認真寫下去,只希望大家可以繼續支持。

更新方面,人品節操什么的,如今連蟲子自己都找不到了,只能保證自己一定會盡力,能寫多少就寫多少,絕不會斷更。但更多的保證,幾次食言後,也不敢多說什么。沒辦法,離開了校園,步入了社會,時間就由不得自己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