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趙俊臣與周尚景(中).(1 / 2)

攝政大明 蟲豸 2348 字 2021-01-23

……

……

見到趙俊臣的慎重模樣,隱隱還有些如臨大敵的意思,周尚景不由的更加好奇了。 .

以趙俊臣的權勢地位、心機手段,究竟還有什么事情能讓他這般的慎而重之?

要知道,就算是趙俊臣當初決定要同時對付「八王船行」與南京六部的時候,也照樣是一幅風淡雲輕、從容淡定的模樣。

於是,周尚景伸手接過趙俊臣的奏疏,展開認真翻閱。

然後,周尚景的表情間閃過了一絲訝色。

原以為趙俊臣這般重視的事情,必然是極為重要、影響深遠,卻沒想到趙俊臣這份奏疏內的內容,竟是這樣的「微不足道」。

在趙俊臣的這份奏疏里面,大都是一些與農業有關的建議,內容十分瑣碎,但一言概之,大約就是「重農」二字了。

比如戶部最近召集老農、整理農書之後,編纂了一部新農書,大體是講訴農作物御寒與防旱的方法與經驗,希望朝廷能夠刊印之後交給各地衙門,並且嚴令各地衙門按照這本新農書的要求指導農戶耕種。

再比如,趙俊臣認為玉米與土豆這兩種農作物耐寒耐旱、產量極高,建議朝廷應該進行推廣,同時設法減少南方農戶們對水果、煙葉、棉花等作物的種植。

又比如,趙俊臣希望朝廷能夠頒布法令,限制民間釀造酒水的數量與規模,以節省糧食、充盈各地糧庫。

此外,趙俊臣還希望朝廷能夠撥放大量的銀子,在各地興建水渠、水車、堤壩等等與農業相關的基礎設施。

簡而言之,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繁瑣小事,並不值得周尚景與趙俊臣這般層次的重臣過份操心,因為他們還有許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比如廟堂博弈、比如朝廷大局、比如利益分配。

然而,趙俊臣偏偏是寫出了這樣一份奏疏,並且在這份奏疏的字里行間,皆是展現了趙俊臣的良苦用心。

事實上,自從趙俊臣推斷出了「小冰期」的到來之後,就一直是十分重視,這段時間以來趙俊臣除了關心南直隸與「京察」的事情之外,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這方面了。

也正因為如此,趙俊臣越覺得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根本不足以影響大局,所以他猶豫許久之後,終於是找到了周尚景,打算與周尚景進行溝通,得到周尚景的支持。

在滿朝文武之中,周尚景雖然是公認的權臣,但他並不僅僅只是爭權奪利,還是願意辦些實事的。

另一邊,周尚景終究是經驗豐富,只是稍稍疑惑之後,就很快看出了趙俊臣這份奏疏里所隱含的真實內容。

這份奏疏,表面上只是一份督促朝廷重視農業的相關建議,但若是深入分析的話,就會現這份奏疏里的每一條建議都是為了避免天災造成太大的損失。

想到這一點之後,周尚景的神情也略略嚴肅了一些,抬頭向趙俊臣問道:」這份奏疏究竟是何用意?難道是與陝甘、山西的旱情有關?」

趙俊臣的面色嚴肅,點頭說道:」周閣老,恐怕不僅僅只是陝甘與山西,剛剛收到消息,河南今年同樣是降雨極少,情況也是不容樂觀。所以朝廷今後很可能需要同時賑濟三處災民,其中陝甘與山西的狀況要尤為嚴重一些。」

說到這里,趙俊臣的表情隱隱有些憂慮,又說道:「若只是這樣的話,以朝廷目前的存糧,大約還可以勉強堅持,但晚輩更加擔憂今後的情況會進一步惡劣。」

「進一步惡劣?什么意思?」周尚景花白的眉毛微微皺著,問道。

周尚景固然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人物之一,但畢竟受限於這個時代的眼光見識,趙俊臣若是向他解釋「小冰期」的起因、原理、與危害,周尚景恐怕是完全聽不明白,反倒會認為趙俊臣的想法乃是天方夜譚。

所以,趙俊臣挑揀了一些周尚景可以理解的內容,緩緩說道:「周閣老您已經是兩朝老臣了,難道就不覺得最近三四十年來,朝廷各地的天災愈加頻繁了嗎?」

周尚景微微一愣,然後若有所思的點頭道:「原本老夫還沒有注意到這個情況,但聽到俊臣的提醒之後,現確實是如此。像是今年陝甘與山西的旱情,放在三十四年前,必然是受到世人矚目,但近些年來卻已經是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

趙俊臣輕輕嘆息一聲,說道:「晚輩查了戶部往年的賑濟賬目,從先皇後期開始,我朝各地的天災就逐漸頻繁了起來。到了陛下登基之後,這般趨勢就愈加明顯了,陛下登基前十年,規模較大、形勢較重的旱災、澇災、水患、蝗災、地震總計十一次,陛下登基的第二個十年,這個數字變成了十七次,又到了近十年,這個數字更是變成了二十三次之多!尤其是最近三年,各種天災好似已經成了家常便飯一般,若是這個趨勢持續蔓延下去,晚輩心中不免是有些擔憂,不知道朝廷能否應付得過去……」

然後,趙俊臣微微皺眉,又說道:「也不瞞周閣老,近段時間以來,戶部的銀錢已經逐漸寬裕了,但國庫的存糧卻已經是處於危險邊緣!若是這般趨勢再持續下去,戶部最多只能堅持兩年,就再也拿不出糧食賑濟百姓了。」

周尚景沉思了許久,問道:「俊臣你的意思是,今後朝廷各地會愈加頻繁的生天災?」

見趙俊臣點頭之後,周尚景有些不信,搖頭道:「俊臣恐怕是杞人憂天了吧?老天爺的事情,誰又能猜得到?也許明後兩年會風調雨順、天下豐收也說不定。」

頓了頓後,周尚景又說道:「更何況,戶部存糧固然是少了,但余銀也多了,若是糧食周轉不開,大可以用銀子向民間購買,俊臣又何必這般擔憂?」

見周尚景這么說,趙俊臣心中輕輕一嘆。

就算是周尚景的眼界見識,也終究是受到了這個時代的限制。

不過,趙俊臣若是真想要有所作為,就必須要得到周尚景的支持。

於是,趙俊臣耐心解釋道:「晚輩的擔憂並不是毫無依據,晚輩專門調查過,現近些年來朝廷各地的氣溫已經是愈寒冷了,三十年前的今天,京城百姓們已經是普遍穿上短衫了,但現在呢?依然有大部分百姓都還穿著長袖衣衫。

周閣老您也知道,天氣變化與農作物的收成息息相關,也會間接影響到旱澇災情的生,朝廷各地的天氣逐漸趨於寒冷之後,各地的天災也開始頻繁生,周閣老您覺得這兩者之間就當真沒有任何聯系嗎?

或許這一切都只是晚輩的杞人憂天,但晚輩身為戶部尚書,眼見著戶部存糧已經是漸漸匱竭,卻不敢把一切希望都放在老天爺的心情上面,如今還有時間進行准備,自然是要想盡一切辦法、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