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京城震動(三).(2 / 2)

攝政大明 蟲豸 3292 字 2021-01-23

聽到左蘭山毫不客氣的反駁,沈常茂與程遠道皆是面現怒意,但左蘭山的說法也確實有道理,兩位閣老一時間卻也無法還擊。

最終,沈常茂只是冷哼一聲,說道:「本閣的提議皆是出於一片公心,趙俊臣的年紀略輕、資歷略淺,固然是立下了不少功勞,但也招惹了許多麻煩,這段時間因為趙俊臣所引的廟堂動盪,所有人皆是看得明白!而內閣乃是廟堂核心之所在,趙俊臣的性子還是略有不足,讓他暫且擔任一屆封疆大吏磨練心性,也是本閣的秉公之言!」

程遠道也是點頭道:「是啊,趙俊臣的能力、功勛自然是值得稱贊,但他這些年來的種種做法可謂是爭議不斷,終究是年輕氣盛了一些,這般情況下讓他單獨負責一部或一省之事自然是綽綽有余,但讓他統帥全局卻是略有不足了,還是再磨練一段時間比較好。」

把趙俊臣調離京城的想法,原本只是沈常茂的臨時提議,並不打算太過堅持,但如今因為左蘭山毫不留情面的反駁,卻是讓沈常茂與程遠道二人打算堅持到底了。

但左蘭山依舊是毫不退讓,冷笑道:「本閣卻是不以為然!即使是不談功勞,趙大人他的辦事理政之能也絕不遜於咱們這些閣臣,自古以來任何肯干實事的官員,哪個不是爭議不斷?哪個不是樹敵無數?恐怕唯有那些從來不干實事、只懂得嘴上誇誇其談之輩,才會一輩子沒有任何爭議吧?」

「左蘭山!你……無禮!」

這一番話卻是踩中了程遠道的痛腳,讓他只覺得是在暗諷自己,頓時是勃然大怒。

*

見到沈常茂、程遠道與左蘭山的爭論,德慶皇帝的眉頭微皺,對於沈常茂的提議既是暗暗有些心動,又隱隱覺得有些不妥。

若是利用趙俊臣入閣輔政之前尚還需要磨練為借口,趁機把趙俊臣調離京城一段時間,固然是可以壓制趙俊臣的權勢擴張,但這般做法落在世人眼中,只怕是會覺得朝廷吝於嘉獎功臣、有卸磨殺驢之嫌,趙俊臣本人也未必就會任由拿捏。

與此同時,德慶皇帝的目光在沈常茂與程遠道二人身上微微停留了片刻,眼神中閃過了一絲深意。

也不知道是何緣故,自從德慶皇帝暗示了自己要廢黜太子朱和堉、另立七皇子朱和堅的態度之後,沈常茂與程遠道二人竟是越走越近了,不僅是諸般觀念愈加相似,相互間的配合也越來越默契了。

要知道,程遠道身為「太.子黨」內僅次於太子朱和堉的二號人物,從前他與沈常茂的關系一直都是水火不容的。

似乎,「沈黨」與「太.子黨」之間漸漸有了一些合作跡象。

並且,沈常茂的這般提議也讓德慶皇帝有些熟悉。

德慶皇帝前些日子考察七皇子朱和堅的時候,也曾向朱和堅詢問過趙俊臣一旦是形成尾大不掉之勢的情況下應該如何處置的問題,當時朱和堅的答案正是「不歷州縣,不擬台省」與「宰相必起於州部」這兩句古訓!

這般情況,太過於巧合,讓德慶皇帝不得不深思一二。

當然,德慶皇帝如今對朱和堅的印象正佳,並沒有懷疑朱和堅在這些事情上所揮的作用,只是他向來是精通帝王心術,也是本性多疑之輩,察覺到一絲跡象之後就會下意識的心中猜忌,覺得自己應該暗中派人調查一番。

諸般想法只是一閃而過,但德慶皇帝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只是轉頭向著沉默不語的周尚景問道:「周閣老,關於朝廷封賞趙俊臣的事情,你可有什么想法?」

周尚景似乎是心中早有定論,當即答道:「陛下,老臣認為,趙大人全殲了蒙古聯軍十萬兵馬,又為朝廷下一步收復河套營造了大好局面,朝廷理應厚賞一番,但具體的封賞方法由陛下您聖裁獨斷即可,老臣皆是沒有意見……但不論是朝廷如何封賞趙俊臣,都應該讓趙俊臣繼續留在京城中樞做事。」

聽到周尚景的這般表態,沈常茂不由又是面色一沉,只覺得周尚景這是故意讓自己難堪。

周尚景並沒有在意沈常茂的臉色,只是緩緩說道:「陛下明鑒,朝廷中樞目前還離不開趙俊臣!且不談商稅整改、川鹽開、農務改制、西北數省災情賑濟等等事情,如今皆只是剛剛起步,除了趙俊臣之外只怕是無人可以擔負這些重任……

……再說陝甘三邊迎來了一場百年未有的大勝,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朝廷也必須要盡快拿出大筆銀子犒賞各軍,再考慮到趙俊臣前段時間為了激勵軍中士氣,刻意提高了軍功賞銀的標准,老臣粗略估算了一下,朝廷至少也要准備三百萬兩銀子,國庫想要拿出這筆銀子怕是有些吃力,依然是需要趙俊臣的周轉手段……

……除此之外,朝廷若是真想要順利出兵收復河套,後勤、軍餉、軍糧、賞銀皆不可少,這些事情也同樣需要趙俊臣設法拿出錢糧……

……並且,趙俊臣乃是此次全殲蒙古聯軍的功之臣,若是給他的封賞太少的話,其余官員的封賞也必須要相應降低才行,到時候不僅是無法服眾、天下寒心,將士們也會士氣低迷,同樣會影響到後續收復河套的計劃……

……還有,諸位不要忘了朝廷針對南京六部的計劃,也少不了趙俊臣的配合出力……」

周尚景在表態之際,依然是一副不急不緩、徐徐道來的模樣,但御書房內君臣眾人的表情卻是不斷變化,像是左蘭山、童桓二人的表情皆是歡喜雀躍,程遠道、沈常茂的臉色則是愈加難看,而德慶皇帝則是面色沉重。

周尚景看似羅哩羅嗦的說了一大堆,好似沒有任何重點,也好似沒有任何態度,但實際上他的意思很明確——朝廷目前的錢糧缺口極大,一旦是趙俊臣尥蹶子不干了,怕是整個廟堂運轉都會癱瘓!所以不僅不能把趙俊臣調離京城,更還不能虧待了趙俊臣、讓趙俊臣感到寒心,對於趙俊臣必須要以安撫為主。

周尚景的說法,似乎是過於誇大了趙俊臣的作用,但德慶皇帝也不得不承認周尚景所言有理。

對於德慶皇帝而言,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打壓趙俊臣的崛起勢頭,而是盡快派兵收復河套,以此來確立自己的歷史地位,這件事情絕對繞不開趙俊臣,一旦是朝廷對趙俊臣的封賞太輕,讓趙俊臣心懷不滿、「稱病告休」的話,失去了趙俊臣的籌備錢糧,朝廷收復河套的計劃只怕也要胎死腹中了。

此前,德慶皇帝與各派系皆只是一心想著削減趙俊臣的封賞、壓制趙俊臣的崛起之勢,卻是有些急功近利、想當然耳了。

若是忌憚趙俊臣的權勢擴張太快,今後還有無數機會進行打壓,但若是錯過了這次收復河套的機會,今後只怕是再難尋到良機了。

但在此之前,為了朝廷的諸般計劃可以順利進行,哪怕是心里萬般不願意,德慶皇帝依然要安撫與厚賞趙俊臣。

無論如何,趙俊臣的封賞絕不能太少!

想到這些,德慶皇帝的心中不由是暗暗警惕,只覺得朝廷在錢糧方面對趙俊臣漸漸是依賴太深了,這般情況必須要有所扭轉才行。

遲疑片刻後,德慶皇帝終於是下定了決定,緩緩說道:「周閣老所言有理……趙俊臣乃是國之重臣,如今又立下了大功,朝廷自然應該厚賞,不可讓世人寒心……如今陝甘三邊的請功奏疏尚未送來,但已是可以確認趙俊臣的居功至偉……司禮監何在?為朕代筆制詔!」

說話之際,德慶皇帝臉上有些笑意,似乎是認為朝廷對趙俊臣的嘉獎是一件喜事,但所有人都能看出德慶皇帝的笑意牽強。

隨著德慶皇帝的話聲落下,很快就有一位司禮監太監匆匆拿著一份空白聖旨與筆墨趕來,隨時准備根據德慶皇帝的意思書寫聖旨。

只見德慶皇帝聲音一揚,繼續說道:「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趙俊臣於火篩入寇之際抵御來犯韃敵,全殲蒙古聯軍十萬兵馬,乃是百年未有之大勝,亦是大漲天朝之士氣,當是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朕心甚慰!思及趙俊臣近年治理戶部,亦是成效卓著、功勛極多,可謂是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豈不嘉之以寵命乎!

茲授趙俊臣為當朝少傅、東閣大學士,回京後可入文華閣輔政,並冊封為不世新成伯、食俸八百,另賜玉牌一面、明珠十顆、金銀各三千,欽此!」

……

六千字大章節。

今天第一更,凌晨左右還有一章,依然會是四千字以上大章節。

本周周五之前,蟲子在家閑著,所以每天雙更。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