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復套三策.(2 / 2)

攝政大明 蟲豸 2181 字 2021-01-23

聽到德慶皇帝的說法之後,趙俊臣輕輕點頭,認為朝廷中樞的袞袞諸公還算是有些見識,既是明白草原氣候對於戰事的影響,也清楚朝廷軍隊缺乏韌性、不善打逆風戰的事實,還懂得戰場變化瞬息萬變、會有連鎖反應的道理,倒也不全都是只懂得結黨營私、貪贓枉法的無能之輩。

然而,就在趙俊臣輕輕點頭表示贊許之際,德慶皇帝轉頭向著內閣輔沈常茂看了一眼,又說道:「剛才,朕與百官商議的時候,沈輔曾是提出建議,從遼東調派關寧鐵騎趕去河套支援,認為關寧鐵騎乃是我朝最精銳的騎兵,足以擊敗蒙古騎兵,建州女真近年來還算是老實,就算把關寧鐵騎從山海關調走一段時間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因為這件事情,百官們皆是爭論不休,朕也是有些舉棋不定,趙愛卿認為如何?」

聽到德慶皇帝的詢問之後,趙俊臣頓時是面色一變,忍不住轉頭向著沈常茂看了一眼,卻是沒想到沈常茂會提出這般昏招!

與此同時,趙俊臣也是心中暗暗慶幸自己及時趕回到了京城中樞,若是朝廷聽從了沈常茂的昏聵建言,把關寧鐵騎調到河套支援,這里面所蘊含的危險可就太大了。

關寧鐵騎確實是明朝的最強精騎,就算是建州女真的精銳軍隊遇到這支鐵騎也會退避三舍。

但也正是因為關寧鐵騎的存在,明朝的遼東邊防才可以高枕無憂!一旦是關寧鐵騎突然離開了山海關,誰知道建州女真會不會冒險一搏?

建州女真的威脅可要比蒙古右翼大多了!

以明朝的目前現狀,完全無法承擔建州女真入關的危險!

於是,趙俊臣連忙是態度堅定的反對道:「陛下,臣認為此策絕不可行!臣認為,建州女真這些年的低調老實,並不是因為他們失去了覬覦之心,而是他們失去了覬覦之力!自從皇太子死於先皇的御駕親征之後,建州女真就經歷了多年的內耗,先後有豪格、多爾袞、鰲拜等人的篡政奪權,建州女真的高層專注於內部爭權,不僅是無暇向外擴張,實力也是損耗嚴重!

但自從玄燁上台之後,已是逐漸穩定了局勢,也逐步恢復了元氣,只是因為關寧鐵騎與山海關的存在,才是遲遲沒有動作,但他們的狼子野心依然還在!

一旦是朝廷從山海關調走了關寧鐵騎,讓建州女真察覺到了機會,只怕是河套戰事尚未結束,遼東就要重新生亂了!說不定關寧鐵騎還沒有趕到河套戰場,就要緊急返回山海關支援!這樣一來,朝廷的調兵不僅是沒有揮作用,浪費了將士們的精力,更還是無故增添了風險與麻煩!所以,此策絕不可行!」

聽到趙俊臣的堅決反對之後,一旁的沈常茂不由是表情一黑。

趙俊臣卻沒有理會沈常茂的態度。

若是趙俊臣的推算沒錯的話,沈常茂這個內閣輔很快就要下台了!如今的朝廷中樞正值多事之秋,以沈常茂的能力完全無法控制局面,只會是成為廟堂亂象的替罪羊——不出意外的話,內閣輔的位置很快就要回到周尚景的手里了,也唯有周尚景才有能力與威望穩住廟堂局勢。

此時,聽到趙俊臣的堅決反對之後,德慶皇帝並沒有任何意外,只是輕輕點頭之後,又若有所思的看了周尚景一眼,說道:「趙愛卿的說法,倒是與周閣老的觀點一致!朕也覺得,若是遼東局勢出了變故,朝廷確實是沒有能力同時應付兩場戰事,所以才會舉棋不定。但河套戰事的局勢變化,也實在是讓朕擔心……」

趙俊臣沉吟片刻後,說道:「若是陛下希望盡快結束河套戰事的話,臣這里也有一策……這個辦法與建州女真也有一些關系!與此同時,也需要陛下您下定決心才行。」

德慶皇帝眉頭一揚,表情間頓時是閃過了一絲喜色,追問道:「哦?趙愛卿有何想法?」

趙俊臣緩緩說道:「陛下,蒙古右翼各部落這段時間以來的瘋狂攻勢,大概是出於三種原因,其一是出於各部落之間的情誼,想要幫助鄂爾多斯部落奪回河套平原,其二是因為我朝軍隊當初攻陷了鄂爾多斯部落王帳之後,順便還俘獲了好幾位蒙古右翼部落的領,這些蒙古右翼部落見到自己的領被我朝軍隊俘虜之後,也會想方設法的報復回來;其三是他們得到了鄂爾多斯部落的承諾,當他們幫助鄂爾多斯部落奪回河套平原之後,就會得到鄂爾多斯部落的報答。」

聽到趙俊臣的說法之後,不僅是德慶皇帝輕輕點頭表示認同,太和殿內的百官們也是紛紛點頭贊同。

經過了陝甘戰事之後,朝廷中樞的君臣眾人皆已是徹底認同了趙俊臣的見識與能力,卻是再也沒有人會把趙俊臣視為尋常的弄臣貪官了,當趙俊臣表達自己的看法之際,哪怕是德慶皇帝、周尚景、沈常茂等人也會面現專注、認真傾聽。

趙俊臣頓了頓後,則是繼續說道:「所以,臣的建議,也主要是從三方面著手!

先,吩咐河套境內各軍,讓他們與蒙古右翼軍隊作戰之際,集中力量殺傷鄂爾多斯部落部落出身的軍隊,以此來削弱鄂爾多斯部落在蒙古右翼的話語權與影響力;

其次,我軍從河套草原所俘虜的鄂爾多斯族人、所收獲的各項物資,皆是要盡快運送到境內腹地,讓整個河套平原變得無利可圖;

最後,則是需要陛下您親自下旨,寬懷大量的把那些被俘的蒙古右翼部落領放回到草原之上……在放他們回去之前,還要告訴他們一項消息,那就是建州女真很快就要出兵攻打他們了!」

……

1o/2o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