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言傳身教.(2 / 2)

攝政大明 蟲豸 2733 字 2021-03-02

所以,趙閣臣的『拆屋別砸梁』這句話,就是說太子殿下哪怕要得罪所有人,也不能讓他做出會毀掉自身聲譽的事情……」

說到這里,肖文軒關注著李傳文的表情變化,卻見到李傳文輕輕搖頭、表情間有些失望,連忙是換了一種語氣,滿是恭敬的說道:「晚輩的淺見多有不足,還望先生指點。」

李傳文輕輕點頭,然後則是再次詢問了一個看似毫無關聯的問題,道:「近一年以來,你一直都跟著老夫東奔西走,一同把趙閣臣的勢力影響擴張到各地府縣……那你有沒有發現,老夫每當是抵達一處府縣之後,相較於那處府縣的父母官,老夫往往是更為關注該地的縉紳大族?」

肖文軒答道:「自然是注意到了,晚輩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各府縣的父母官都只是朝廷的流官,大多只有三五年任期,然後或是受到提拔、或是受到貶斥、再或是平級調任,很快就會離開,若是咱們只是收買那些府縣的父母官,暫且不說他們大多是各有靠山,未必會全心全意的投靠趙閣臣,就算是他們心甘情願的投靠趙閣臣,趙閣臣在當地的影響力也只能維持三五年罷了……反倒是那些縉紳大族,長期根植於當地,官府平時所用的吏役也都是他們的人,不僅是影響力更為深遠,也更為長久,也唯有聯合這些縉紳大族,趙閣臣的影響力才能真正的滲透進去。」

李傳文再次點頭,卻再次問了一個看似毫無關聯的問題:「老夫記得,你是邯鄲人,你的老師乃是當地大儒唐澤成,他出身於邯鄲的縉紳大族,邯鄲境內的讀書人若是細論起來,有三分之一都能算是他的徒子徒孫,對吧?而且,這位唐大儒平日里頗有善舉,譬如每當是官府張貼榜文的時候,他都會安排自己的徒子徒孫現身說法,為那些不識字的老百姓詳細解釋官文里的內容,對吧?」

肖文軒似乎想到了什么,若有所思的答道:「正是如此……而且唐老師家資頗豐,在邯鄲擁有良田八千余畝,佃戶數百名。」

見肖文軒似乎開竅了,李傳文笑了笑,又道:「還有,你當初還在家鄉的時候,作為一名讀書人,自然是備受尊重,若是附近的老百姓有什么不懂的事情,也會經常向你求教,對吧?

然而,你終究只是一名尋常書生罷了,若是老百姓向你詢問的事情涉及了朝廷政策、官員風評,哪怕是邯鄲與京城相距不遠,卻依然是消息傳遞不便,你原本也無法知曉更多內幕,但相較於那些尋常老百姓,你依然能知曉更多消息,乃是因為你讀書期間認識了老師、同窗、好友,而你的老師、同窗、好友也有他們的老師、同窗、好友,這樣一來,相互交流之際,自然也就知曉了很多尋常百姓並不知道的消息,尤其是你的老師唐澤成,更是你最主要的消息來源,最終你也會把這些消息傳遞給普通百姓,對不對?」

肖文軒的表情逐漸嚴肅了起來,再次點頭,補充道:「在民間,除了讀書人之外,鄉紳大族說話也有分量,百姓們都是向他們詢問消息……但絕大多數時候,這兩者都是一回事。」

李傳文撫掌道:「這些事情,看似很尋常,但實際上這里面蘊含了朝野之間最為深刻的利益關系!

那就是,各地大儒皆是出身於鄉紳大族,與朝廷的關系最為緊密,掌握著最初的消息傳遞,更還有解釋之權,他們會把自己所掌握的消息告知於自己的徒子徒孫,他的徒子徒孫們則是把消息散播於尋常百姓,至於尋常百姓,不僅是大多數目不識丁,而且一輩子都沒有機會離開家鄉,平日里所接觸之人也只是與自己境遇相似之人,他們只是被動接受鄉紳大儒們向他們灌輸的消息,無法分辨真假,只能是深信不疑!」

聽到李傳文說到這里,肖文軒的表情更為嚴肅了,就好似看到了屠夫正在宰殺牛羊。

李傳文則是表情帶著冷漠,繼續說道:「所以,絕大多數時候,一件事情的真相並不重要,那些鄉紳大族如何解釋這件事情才是最為重要!與此同時,朝廷的政策若是不能取得鄉紳大族的認同,就絕對無法執行下去;一名官員若是不為鄉紳大族所喜,也必然是要聲譽狼藉、萬夫所指!

這是什么?這就是民心所向!除非是出現了流民之亂,否則這『民心』二字從來都與真正的百姓無關,任何一名官員,若是無法看透這個道理,他的仕途也就有限了!

嘿,太子殿下當初聲譽極佳,為何?就因為清流們支持他,而清流們都是大儒,他們的族人好友都是縉紳,所以就掌握了消息的傳播與解釋之權!你剛才說太子殿下受到清流的背棄之後,聲譽並未受到太大影響,那只是因為這件事情的影響還沒有徹底發酵罷了,再過半年時間、等清流們與各地縉紳大族統一口徑之後,你再看看太子殿下的聲譽,絕對已是另一種情景了!

不僅是太子殿下,就以趙閣臣為例,他當初為何會是聲名狼藉?還不是因為趙閣臣當時把控著戶部、卻又不願意向縉紳們讓利?時至今日,趙閣臣的聲譽為何扭轉?不僅僅是因前段時間陛下整肅士林的時候,趙閣臣出手暗助,也是因為『聯合船行』建立之後兼顧了各地縉紳的利益!

再以首輔周尚景為例,你看他是貪污比趙閣臣少了?還是結黨比趙閣臣弱了?又或是清流們對他的恨意低了?但他的民間聲譽為何一直都不差?還不是因為周尚景對於縉紳的影響力絲毫不遜於清流?

總而言之,你剛才說,太子殿下必須要保住自己的聲譽,否則就會失去今後東山再起的一線生機,這般說法並不能說是錯,但並沒有看透事情的本質,而本質則是……藩宗勢力太過龐大,遍布著朝廷疆域各地,還與各地縉紳大族也是聯系緊密,這般情況下,太子殿下就必須要拿捏好分寸,他可以給予藩宗勢力沉重一擊,但絕不能牽連到那些縉紳大族!」

肖文軒沉思片刻後,接口道:「所以,太子殿下得罪了藩宗勢力無所謂,我朝有祖制、藩宗不可干政;太子殿下與各位權臣的關系不睦也無所謂,權臣們都是很實際的人,只要是太子殿下今後不與他們為敵,他們也不會再與太子殿下作對;太子殿下受到清流背棄更無所謂,只要是太子殿下交好於各地縉紳,各地縉紳就會反過來影響清流們的態度!這些事情,就好似房子的門窗家具,砸了也就砸了,房子依然還可以住人!

唯有各地的縉紳大族,絕對不能得罪,否則太子殿下的聲譽就會徹底糜爛,哪怕他做得再好,讀書人與百姓們也會視他為敵寇……與此同時,那些出身於縉紳大族的朝廷官員,也會徹底敵視太子殿下,因為是利益受損,今後也就再無緩和關系的余地!

反之,若是趁機交好於各地的縉紳大族,如今反倒是太子殿下的一次機會!藩宗們占據著朝廷各地最為富饒的田地,若是太子殿下擊敗藩宗勢力之後,能把藩宗的土地稍稍分潤於各地縉紳一二,太子殿下的聲譽就會更上一層樓!然後,有了各地縉紳的支持,也會影響到朝廷官員的態度,到了那個時候,太子殿下既有極高威望、亦有龐大擁躉,想要東山再起也不是一件難事!」

見肖文軒終於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李傳文欣慰的點了點頭,道:「你領悟得很快,孺子可教。」

然後,李傳文的表情也同樣嚴肅了起來,又補充道:「不過,你有一點說錯了,並不是太子殿下把藩宗的土地稍稍分潤於各地縉紳,而是趙閣臣與太子殿下一同把藩宗的土地稍稍分潤於各地縉紳……

切記!咱們是趙閣臣的幕僚,雖說趙閣臣與太子殿下暫時合作,咱們也要暫時為太子殿下出謀劃策,但無論何時何地,也絕不能忘記趙閣臣的利益……

所以,我剛才所講的這些道理,咱們待會見到太子殿下之後也不必完全點透,否則的話,太子殿下他能否接受這個觀點不說,就算是他接受了這個觀點,也未必會願意讓趙閣臣參與其中。」

當肖文軒點頭表示受教之後,李傳文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又說道:「說到趙閣臣,還記得趙閣臣當初與老夫討論時政之際,曾說過這么一句話——『皇權不下鄉,縉紳之權無異於鄉間皇權,皇權也只是擴大的縉紳之權』,嘿,當初聽到這句話之後,老夫當即是嚇得渾身一顫,只覺得趙閣臣大不敬了……但事後細細回想起來,卻又覺得這句話頗有道理……所以,咱們也不能忘了陛下,好處也必須要分給他一份才行。」

話到中間,李傳文的表情怪異,險些把德慶皇帝稱之為「最大的那位縉紳」。

實際上,德慶皇帝那種斤斤計較的守財奴作風,還真有些鄉間縉紳的樣子。

而就在這個時候,兩人所乘坐的馬車逐漸停了下來。

卻是福王府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