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霍正源南下.(1 / 2)

攝政大明 蟲豸 2050 字 2021-03-10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攝政大明最新章節!

……

……

趙俊臣點了點頭,依然是表情不見喜怒,只是示意許慶彥繼續說下去。

在趙俊臣的目光注視之下,許慶彥這一次則是信心滿滿、侃侃而談!

「人心總是喜歡獵奇,只要是出現了更為誇張的謠言,人們就會自動忽略掉那些誇張程度不夠的謠言;與此同時,人心也總是會對屢屢出現的事情習以為常,一件事情若是頻繁發生,哪怕這種事情再是如何奇怪,人們也會視而不見!

所以,咱們如今也可以通過咱們的渠道制造謠言、傳播謠言,並且把謠言的涉及范圍擴大,讓滿朝文武權臣皆是牽涉其中……關武元不是自稱武聖人關羽的後人嗎?那關羽可是一心忠於漢室,咱們就造謠他繼承了祖先遺志,一心想要復辟漢朝;

再比如說錦衣衛指揮使洪錦……歷史上有沒有姓洪的皇帝?沒有?那也沒關系,咱們就說他為了隱瞞身份來歷所以改名換姓了,同樣說他是宋朝皇室後人,也同樣是卧薪藏膽想要復辟宋朝……

對了,還有周首輔……歷史上也沒有姓周的皇帝?但我記得聽評書里說有一位神仙太白金星就是姓周,對吧?那咱們就說他的嫡孫周素文是太白金星轉世,出生之際滿室紅光異象頻現,曾有算命先生認為周素文今後注定要成為當世至尊……

還有閣老李和,唐朝皇帝都姓李對吧?咱們就說他是李唐後人,那自然也是雄心勃勃、胸懷大志了……當然也不能忘了司禮監大太監吳信泉,歷史上總有吳姓皇帝吧?是女真人?那更好了,就說他是建州女真的奸細,自閹入宮啊,那就更是卧薪藏膽了……」

說到這里,許慶彥嘿嘿一笑,滿臉都是小人得意的神態,繼續說道:「這樣一來,各種誇張的謠言一再出現,朝野官民自然是目不暇接,聽到新謠言之後就會忘記舊謠言,也根本不會刻意留意其中某個謠言了!

而且,這般做法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這些謠言廣泛牽扯到了『周黨』、內廷、廠衛、禁軍等等勢力,他們聽到這些謠言之後也必然是會像少爺一般憂心忡忡,自然是不敢利用這些謠言制造事端,更還要幫著遮掩隱瞞,絕不敢讓這些謠言傳入陛下耳中,這樣一來,陛下也就不會受到這些謠言的誤導,少爺的憂慮自然也就不復存在!」

講訴之際,許慶彥固然是口齒伶俐,但也稱不上是條理清晰、邏輯通順,甚至還出現了幾處常識錯誤,然而他所講訴的這個辦法,卻顯然是一個可行之策,說不定還會效果奇佳。

一旁的霍正源聽到這里,也不由是對許慶彥刮目相看了,只覺得許慶彥完全顛覆了自己曾經對他不學無術的印象。

另一邊,靜靜聽完了許慶彥的講述之後,趙俊臣終於是滿意點頭,面帶微笑道:「很好,你在這方面果然很有天分,不枉我把『評書人行會』交給你,確實是沒有用錯你……既然你已經想明白了,後續的事情就全權交由你來負責,希望你能在最短時間內把謠言徹底平息下去,我就不操心具體細節了,只會詢問結果。」

後世有一句話——「這世上並沒有無用的垃圾,只有放錯位置的資源」,這句話放在用人之道上面也合適。

別看許慶彥性格輕浮、厚顏無恥,但也正因為他總是習慣於誇大其辭,也總是習慣於用小人視角看待世界,更是做事不設底線,所以他在制造輿論、造謠生事、推波助瀾、挑撥離間等等方面,卻絕對是一把好手。

從這方面而言,許慶彥也算是「不學有術」了。

此時,許慶彥見趙俊臣贊同自己的想法、讓自己放手去做,這還是他第一次承擔重任,不由是面現興奮,連連點頭道:「少爺放心,我絕對辦成此事,咱們的『評書人行會』如今已是初具規模,對於編故事與講故事這種事情最是擅長不過了!」

趙俊臣想了想,又忍不住叮囑道:「切記,傳播謠言之際一定要盡量隱蔽,絕不能讓各方察覺到咱們的推波助瀾……還有,你也不能一心只顧著這件事情,別忘了還有百官俸祿的事情,需要你在暗中助推造勢。」

許慶彥再次點頭保證,道:「少爺無需擔心,造勢的事情目前正在穩步推進,絕對耽誤不了。」

趙俊臣笑了笑,道:「既然如此,你也不必留在這里耽擱時間,這就去做事吧。」

*

當許慶彥興沖沖的離開房間之後,趙俊臣的目光終於是轉向了霍正源。

趙俊臣與許慶彥剛才的談話內容,刻意向霍正源透露了一些機密,這既是為了表明自己對霍正源的信任,也是為了進一步增強霍正源的信心。

果然,當許慶彥離開房間之後,霍正源稍稍遲疑一下,卻還是忍不住問道:「趙閣臣,下官剛才聽您與慶彥的談話,說是要為百官俸祿的事情助推造勢……難道說,前段時間禮部郎中宋煥成餓暈於禮部衙門的事情,與您有關系?」

前些日子,朝野之中頗有清譽的禮部郎中宋煥成,堂堂的朝廷正五品官員,竟是當眾餓暈於禮部衙門,這件事情很快就在朝野間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朝野間的輿論風向就有些不大對勁了,很多人都認為朝廷官員之中貪官太多,原因就在於朝廷俸祿太低,迫使官員們為了生活不得不貪,寥寥少數像是宋煥成這般堅守底線的清官,卻是窮困潦倒、生活艱難,最終竟是讓壞人享福、好人遭難,這般情況顯然是需要改變,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提升官員俸祿,實行「高薪養廉」之策。

類似的呼聲,在朝野之間不斷響起,如今已是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