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狗咬狗(三).(2 / 2)

攝政大明 蟲豸 2204 字 2021-06-18

與此同時,趙俊臣也終於明白,周尚景究竟是為何而不滿了。

洛陽城這段時間所發生的種種事情,表面上只是太子朱和堉與福王一脈的沖突,但實際上趙俊臣、周尚景、朱和堅三人皆有暗中推動,河南巡撫張博真乃是周尚景的心腹門人,若不是他的全力支持,太子朱和堉也無法迅速平定福王府的那場流血沖突,進而是囚禁藩王、用刑宗親。

所以,對於洛陽城所發生的事情,昨天不僅是趙俊臣與朱和堅二人收到了詳細情報,周尚景也同樣是收到了最為詳盡的情報——他們三人所收到的情報,較之於德慶皇帝所收到的那份密疏還要更為真實詳細。

也正因為這般緣故,周尚景從他所收到的情報之中,敏銳的察覺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趙俊臣看似是派出幕僚輔佐太子朱和堉做事,但實際上則是暗中鼓動太子朱和堉闖出亂子,而趙俊臣自己則是隨後出手收拾亂局,進而是打擊朱和堉的信心、增強自己對於朱和堉的影響力!

簡而言之,就是想要馴化太子朱和堉!

趙俊臣想要馴化一位儲君、未來皇帝,這般做法顯然是引起了周尚景的強烈不安!

趙俊臣從前的所作所為,還可以解釋為自保之舉,為了避免自身鳥盡弓藏的命運,無論是結黨營私,還是滲透朝野,都還在周尚景的容忍范圍之內。

然而,趙俊臣若是想要操控儲君太子、未來皇帝,這件事情的性質就截然不同了!

按照周尚景的說法,就是趙俊臣野心太大,而且不懂克制、沒有分寸。

畢竟,皇帝乃是天下至尊,再是何等精妙的操縱手法,也只能控制一時,絕不可能控制一世,等到被操縱的皇帝回過味來,必然是猛烈反彈,然後就是一場滔天大禍!

若是這場災禍只是針對於趙俊臣一個人,周尚景十有八九也不會理會,但周尚景遍讀史書之後,卻是深知盛衰興廢之理,也很清楚趙俊臣這般野心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無論是呂不韋、還是張居正,他們都妄想控制一位皇帝,最終不僅是功敗垂成、不得好死,更還牽連了無數官員,整個臣權都因為他們的野心而受到重創!

更何況,呂不韋、張居正等人的功敗垂成還算是好的,實際上歷史上也曾有人成功過,譬如說王莽、譬如說董卓,但結果往往是更為嚴重,稍有不慎就是天下大亂!

在周尚景看來,這件事情的性質太過於嚴重,所以他才會一改常態,直接開口敲打警告。

想明白了周尚景的深意之後,趙俊臣再次的沉默良久,然後就向著周尚景躬身一禮,語氣真誠的說道:「其實,晚輩這段時間也經常有過自省,認為自己從前的做法確實是有些機關算盡了,也認為自己應該多學學周首輔您的大智慧,但自己的反省終究太淺,不似周首輔的當頭棒喝這般深刻!還望周首輔放心,晚輩今後一定不敢再有僭越,必然是謹記『分寸』與『克制』這四字。」

趙俊臣的態度誠懇,好似是認真反省,但他城府太深,心中真實想法究竟是何,卻任誰也說不准。

周尚景深深打量了趙俊臣一眼,決定先是聽其言、觀其行,點頭道:「希望你是真的明白了,還望你好自為之吧……

還有,你此前的猜想沒錯,今天早朝開始之後,一旦是陛下提及洛陽的事情,老夫將會全力保全太子,盡量拖延儲君廢立之事,到時候你配合老夫行事就是,你我二人聯手的話,應該能拖延一段時間。在老夫看來,目前還不是七皇子上位的好時機。」

「晚輩自當是以周首輔馬首是瞻!」

聽周尚景終於回應了自己最初的試探,趙俊臣也連忙是開口答應。

隨後,眼看著朝會召開的時間已是臨近,趙俊臣就向周尚景告辭離開了。

看著趙俊臣離去的背影,周尚景輕輕搖頭,喃喃自語道:「現在的年輕人,一個賽一個的膽大妄為!趙俊臣是這樣,七皇子是這樣,太子也是這樣!還有那個李純臣……

但偏偏中生代受限於能力不足,無法與這些年輕人相爭,也無法壓制他們的亂來!但許多時候,能力越強之人所帶來的災難也就越大,平庸之輩反而是人蓄無害……

大明江山就這樣直接交給年輕一輩,當真是令人心憂!有些計劃,老夫必須要抓緊時間了……」

說話間,周尚景輕輕搖頭、神情復雜。

另一邊,趙俊臣轉身離開之後,表情也同樣是有些復雜,暗暗想道:「周尚景當真是眼光老辣,我馴化太子朱和堉的計劃不過是剛剛開始、只是稍有一些苗頭,就被他看穿了根底,還受到了警告,讓我好生尷尬,許久沒有被人這般劈頭蓋臉的敲打了……

不過,周尚景也確實擔得起『老成謀國』這四個字,以封建時期的臣子標准來看,他無疑是值得敬佩的,但也僅此而已罷了……

馴化朱和堉對我而言,從來都不是最終目的,我也從未妄想過操縱朱和堉一輩子,又或者是利用這般手段來權傾朝野,這只是整個計劃的一環罷了!

但如今既然是已經被周尚景看出來了,今後做事就必須要愈發隱蔽了,我目前還承擔不起周尚景翻臉的代價……」

暗思之際,趙俊臣已經返回到了「趙黨」眾官員的身前。

在「趙黨」眾人的征詢目光之下,趙俊臣對於周尚景剛才的敲打警告絕口不提,只是說道:「周首輔已經決心要出手保全太子殿下,這般態度正合我意,咱們接下來將是與『周黨』聯手行事。」

趙俊臣的話聲剛落,就聽到午門之上響起鍾聲,今天的這場朝會也終於拉開了帷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