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章.虛則實之.(1 / 2)

攝政大明 蟲豸 3479 字 2023-02-22

……

……

作為周尚景的老對手,雖然相互算計之際總是敗多勝少,但王保仁一直認為自己足夠了解周尚景。

在王保仁看來,周尚景從來不是一個大公無私之輩,他當然有顧全大局的公心,但私心也絕對不少,為官之道就是「公私兼顧」四字。

在穩定朝廷大局的前提下,周尚景總是盡量為自己與黨羽們爭取各種好處,在保證自己與黨羽們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周尚景也總是會盡力為大明江山做些益事;即不會因為自己的私心私利而影響朝廷大局,也不會為了朝廷大局而損及自己的私心私利。

總而言之,周尚景最是善於平衡「公利」與「私利」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從來都不會讓這兩者相互沖突。

最近這幾天,王保仁在閑暇之際,就曾是詳細分析了周尚景對於農務改革新政的真實態度與處理手法,頗是驚嘆於周尚景的高明手腕。

在周尚景看來,明朝境內的糧荒困境已是迫在眉睫,必須要迅速做出改變,所以農務改革新政乃是勢在必行之事,但這項新政又損害了全天下縉紳的利益,極有可能會動搖自己的勢力根基。

若是其他人遇到這種情況,必然是左右為難,只能在「公義」與「私利」之間做出取舍。

但周尚景又是如何處理這項難題的?

他首先是默許了農務改革新政的制定與推行,因為他必須要協助趙俊臣扭轉明朝境內的糧荒困境,然後又在興州境內布局,給趙俊臣設下了一處陷阱,設法破壞興州境內的農政改革,因為他必須要給自己的支持者們一個交代、一個宣泄機會。

這種做法,看似是自相矛盾、左右互搏,但若是再結合潞州府境內正在發生的事情,就可以大致推斷出周尚景的真實企圖了。

趙俊臣在推行農務改革新政之際,首先是選擇了十處州府作為試點。

而這十處州府之中,又以山東來州、北直隸興州,以及山西潞州這三處地方最為關鍵。

山東來州境內遍布大量鹽鹼地,耕田面積廣闊,但絕大多數都是劣田,最適合農務改革新政的推廣,而且還有「趙黨」成員之一、山東布政使李立德親自盯著此事。

所以,一旦是來州境內的農務改革新政進展順利、成果斐然,不僅是可以極大增強這項新政的說服力,也可以讓李立德政績顯赫、青雲直上,「趙黨」也可以趁機再次擴張勢力。

只可惜,因為「周黨」成員之一、前任山東巡撫陸遠安的陽奉陰違、極力阻撓,來州境內的農務改革推廣並不順利,一度是毫無進展。

最終,趙俊臣雖然也暫時扳倒了陸遠安,但終究還是晚了一步,來州境內的所有耕地已經種上了谷子、小麥等等舊作物,也就錯過了推廣農務改革新政的最佳時機。

至於北直隸境內的興州,與京城相距較近,又是交通便利,同樣有「趙黨」成員、興州同知柳子岷親自督辦此事。

一旦是興州境內的農務改革新政進展順利、成果斐然,就可以迅速擴散農務改革新政的影響力,柳子岷也可以一躍成為廟堂之中的耀眼新星。

但周尚景則是在興州境內推動了一場民變,險些就要攪黃興州境內的農務改革。

若不是趙俊臣及時親自趕到了興州境內,若不是趙俊臣抽出底牌以周尚景的性命作為籌碼與「周黨」達成了交易,若不是趙俊臣恰好隨身攜帶著大批黃金,興州境內的農務改革說不定已經以失敗告終了。

如果只看周尚景的這兩步棋,恐怕所有人皆會認為,周尚景就是出於私心,想要阻撓農務改革新政的推行。

但實際上,周尚景對於潞州府境內的農務改革新政,卻是至始至終都沒有添設任何阻礙,反而是暗中支持、大力協助!

這是因為,潞州知府孫淼乃是周尚景的門生,負責山西境內農政的山西布政使王淳也是「周黨」成員之一。

雖然山西巡撫左蘭山是「趙黨」核心成員之一,但他不僅是上任時間太短,而且他曾經是內閣輔臣,已經不再有更進一步的晉升空間,所以就算是潞州府境內的農務改革新政推行順利、成果斐然,左蘭山與「趙黨」也撈不到多少實際好處。

因為當年的滅蝗之事,潞州百姓皆是對趙俊臣印象極佳、深信不疑,趙俊臣去年奔赴陝甘三邊、途徑潞州之際,也親自向潞州百姓宣揚了農務改革新政的種種好處,所以潞州境內的群眾基礎最好,推行農務改革的阻力也最小。

這般情況下,若是潞州境內的農務改革新政最終失敗了,那無論朝廷中樞還是民間百姓,就皆是不會責怪「周黨」成員辦事不利。

對於朝廷而言,既然各地的農務新政改革皆是最終失敗了,就只能證明農務改革新政本身就不符合實際,自然是不會責怪主持潞州農政的幾位「周黨」成員。

對於百姓而言,他們願意參與農務改革新政,完全是因為信任趙俊臣的緣故,與境內父母官毫無關系,所以他們到時候只會怨懟趙俊臣誤導了自己,也不會遷怒於「周黨」官員。

反之,一旦是潞州境內的農務改革新政推廣順利、成果顯著,督辦此事的「周黨」官員就可以盡攬所有功勞與好處,甚至還可以趁勢從趙俊臣手中奪走農務改革新政的主導權!

畢竟,由「趙黨」成員親自督辦的農務改革新政皆是失敗了,由「周黨」成員所督辦的農務改革新政則皆是大獲成功,所以農務改革新政之事雖然是由你趙俊臣首先提議的,但理應是交由「周黨」全面接管!

到時候,「周黨」不僅是擁有了相關實權,也承擔了相關責任,又收獲了影響力、政績、以及晉升渠道,再加上周尚景的暗中引導,自然就不會繼續抗拒農務改革的事情,反而是會逐漸變成農務改革新政的支持者與推動者。

這樣一來,周尚景不僅是可以徹底促成農務改革新政的全面推行,化解了「周黨」勢力的阻力,又借機把農政大權收進了囊中,說不定還可以趁勢插手戶部衙門,讓「周黨」勢力食髓知味、占盡好處。

這就是周尚景「公私兼顧」的高明手腕,也是王保仁最敬佩周尚景的地方。

*

但此時,聽到周尚景「在所不惜」的表態之後,再看到周尚景的堅定神色,王保仁卻是第一次發現,自己完全看不懂周尚景了。

究竟是發生了怎樣的事情,讓周尚景這樣的態度決絕、義無反顧?竟是舍棄了他一貫以來「公私兼顧」的為官之道,寧願是讓自己陷入險地、後患無窮,也一定要放手一搏?

王保仁原本還以為,周尚景故意在南京城內布局刁難七皇子朱和堅,只是出於抗衡皇權擴張的考慮,但現在來看,事情似乎並沒有那么簡單!

皇權與臣權,總是此消彼長,時而是皇權壓過臣權、時而是臣權反制皇權,但總體而言誰也離不開誰、誰也消滅不了誰,周尚景作為臣權之代表,完全不必計較一時之勝負,也完全不必為了抵抗皇權一時之擴張而放棄私利、賭上一切。

所以,必然是周尚景敏銳察覺到了某件事情,這件事情一定是極為隱蔽,以至於王保仁完全沒有發現異常,又一定是極為關鍵,足以影響到整個大明江山的興衰存亡,所以才會讓周尚景寧願是承擔風險、賭上一切。

再聯想到周尚景刻意針對七皇子朱和堅的種種布局,王保仁驟然間想到了一種可能性,不由是表情微變,隱約間已經想到了關鍵之處。

唯有未來的明朝皇帝,才有資格影響到整個大明江山的興衰存亡!

難道,是周尚景對於七皇子朱和堅本人有什么非常不好的看法?

想到這里,雖然明知道書房之中再無他人,但王保仁還是下意識的壓低聲音,問道:「周首輔,您難道是懷疑七皇子殿下他……」

周尚景搖頭輕嘆:「王太師難道不覺得,咱們這位七皇子殿下與當年的隋煬帝楊廣頗有幾分相似之處嗎?

楊廣最初也不是隋朝儲君,當時的隋朝儲君乃是他的嫡兄楊勇,此人性格寬仁、直率坦誠,雖然也存在一些缺陷,但如果耐心調教一番,也依然有機會成為一代明君。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素質不錯的儲君,卻是屢屢遭到隋文帝的責罰與厭惡,這里面自然是免不了楊廣的背刺與陷害……

與此同時,楊廣則是生活儉約朴素,恭敬對待朝臣,禮節極其謙卑,在隋朝諸位皇子之中風評最佳,逐漸成為了隋文帝最喜愛、最器重的皇子,然後他就奪走了嫡兄楊勇的儲位、繼承了隋朝大統……

但後面發生的事情,王太師你也清楚,楊廣曾經的所有儉約恭順皆是偽裝罷了,登基之後很快就原形畢露,不僅是好大喜功、驕奢淫逸,更是倒行逆施、肆意妄為,所以隋朝很快就二世而亡了……」

王保仁眉頭緊皺,道:「這樣一說,確實是有幾分相似,但僅憑這幾處相似跡象就妄自惡意揣測的話,恐怕是有些捕風捉影了吧?」

周尚景再次搖頭:「當然不僅僅是妄自揣測、捕風捉影……王太師且看老夫近年來所收集的種種左證!」

說話間,周尚景就從懷中掏出了一本冊子遞給了王保仁。

王保仁表情凝重,連忙是低頭翻看,只見到這本冊子之中密密麻麻記錄著許多名字,後面標注著他們的身份來歷、有些是朝廷小吏、有些是民間商賈、有些是勛貴子弟,還有些是內廷宦官。

與此同時,這本冊子之中還粗略記錄著這些人曾經的所作所為,以及這些事情所引發的後續影響。

仔細閱讀了所有內容之後,王保仁很快就總結出了一個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