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大亂斗(十三).(2 / 2)

攝政大明 蟲豸 1803 字 7个月前

徐盛英已是不惑年紀,只是面相有些老氣,須發也是早白,看起來就像是五十多歲,但他身材高大、不拘言笑,舉手抬足之間所展現的威嚴之氣卻是令人不由心驚。

說話之際,徐盛英也是目光炯炯,直接表明了武將不可干政的態度。

隨後,也不等宋承仁發揮,徐盛英似乎是擔心自己所展現的立場還不夠明確,又補充道:「若是宋老前輩此次前來拜訪晚輩,乃是為了周首輔與七皇子殿下的這場較量,那就更加不必多提,一旦前輩開口,晚輩就一定會立刻送客!宋老前輩您應該知道我徐家的祖訓,不可輕易干政,尤其是周首輔與七皇子的這場較量關系著儲君廢立之事,我徐家更是絕對不願碰觸絲毫。」

見徐盛英這般不客氣的直接表明了態度,宋承仁卻是絲毫不惱,笑眯眯道:「儲君廢立之事,徐家絕對不願意碰觸絲毫?未必吧?有些事情,即便是徐家也難以獨善其身,而依老夫猜測,徐家實際上已經步入局中,因為徐守備早就收到了陛下的一封密旨,要求徐守備在關鍵時刻全力支持七皇子殿下,對不對?」

聞言之後,徐盛英頓時是面色微變,顯然是被宋承仁拆穿了心中秘密。

實際上,徐家既然是明朝的頂尖勛貴世家,正所謂「與國同戚」,天然就是德慶皇帝的鐵桿盟友,只要德慶皇帝沒有嚴重觸犯家族利益,徐家就一定會對德慶皇帝唯命是從。

實際上,「帝黨」勢力的絕大多數成員,就是明朝勛貴族人。

而如今,德慶皇帝支持七皇子朱和堅接任儲君之位,所以包括徐盛英在內的全體徐家族人,必然也是秉持著相同態度。

宋承仁也早就猜到,德慶皇帝在安排七皇子朱和堅前來南京辦事之際,也一定會同時給徐盛英這位南京守備傳達一封密旨,要求徐盛英在權責范圍之內為朱和堅保駕護航,若是朱和堅做事之際出了亂子,徐盛英關鍵時刻更是可以便宜行事,給朱和堅兜底。

待看到徐盛英的表情變化之後,宋承仁也就確定了心中推測。

然後,不等徐盛英說話,宋承仁就自顧自的開始了長篇大論,把周尚景對七皇子朱和堅的推測與評價、以及朱和堅本人所展現的各種可疑之處,向徐盛英詳細講訴了一遍。

而徐盛英聽到這些推測之後,首先是面色大變,隨後是陷入沉思、暗暗印證,目光之中閃過了一絲驚恐。

如果周尚景的推測不假,七皇子朱和堅就是一個偏激狠毒、做事不留余地之輩,更還犯下了暗中豢養死士的罪行,太子朱和堉的失寵也完全是因為朱和堅的暗中作祟,那即便是與國同戚的徐家,也不願意看到這種人接任儲君之位,甚至是成為未來的九五之尊。

但最終,不待宋承仁把話說完,徐盛英就已是直接揮手打斷了宋承仁,面無表情的冷聲道:「宋老前輩不必再說下去了,你剛才的那些話,晚輩就權當是自己耳聾,完全沒聽到!」

眼見宋承仁不顧自己打斷,還想要繼續把話說完,徐盛英則是厲聲警告道:「宋老前輩,切不要再讓晚輩難做,更不要惡了徐、宋兩家的交情!」

宋承仁依然是絲毫不惱,也不再堅持把話說完,微笑點頭道:「好!老夫不會再多說下去了!畢竟,以徐家的顯赫地位,即便是立下大功、為陛下與朝廷鏟除了某項巨大隱患,也不可能更進一步了,所以最好是無功無過、毫無作為,就依然可以保證家族興盛不衰,某些機密若是知曉了更多,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更何況,目前終究只是一些無憑無據的推測,徐守備雖然是對陛下忠心耿耿,卻也不可能把這些尚無確鑿證據的推測稟報於陛下,否則只會讓自己與徐家卷入風波之中……老夫完全明白徐守備的苦衷。」

聽宋承仁的這般說法,徐盛英的表情稍稍緩和。

正如宋承仁所言,對於徐家而言有些事情還是知曉越少越好,一旦是知曉了這些機密,就只會讓徐家陷入兩難,也難以取舍利弊,不知道是否應該把這些機密稟報於德慶皇帝,任何結果都不會讓徐家獲利更多。

所以,徐盛英現在就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盡快送走宋承仁這個瘟神,然後忘掉今天所聽到的一切事情。

然而,還不等徐盛英尋到送客借口,宋承仁卻又話鋒一轉,道:「不過,徐守備剛剛提到了徐、宋兩家的交情,倒是讓老夫想到……這些年來,徐家應該是欠下了宋家幾次人情的,譬如是八年前,徐家與宋家皆是想買揚州的那個庄子,宋家就主動退讓了;再譬如說,三年前朝廷整頓軍需,南京守軍卻有大量軍庫物資不知所蹤,也是宋家出手相助補上了這個窟窿……類似人情還有許多,卻不知徐守備你要不要還?」

徐盛英再次面色微變。

這些年來,宋家確實是尋機會讓徐家欠下了不少人情。

徐盛英原本還以為,這些人情只是宋家的正常討好舉動,卻沒想到宋承仁如今竟然要拿出人情、逼迫自己就范。

「放心,徐守備接下來只需是做幾件很簡單的事情,完全不會違背徐守備的原則與底線!」

就在徐盛英想要直接拒絕歸還人情之際,宋承仁又笑眯眯的補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