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2078 字 2021-10-14

當下之軍隊,都是一干沒有「靈魂」的雇佣兵,為錢為利為生存才為朝廷效命。即便依附在大漢這面旗幟之下,但若說對朝廷,對他這個皇帝有多少忠誠,劉承祐自己都不會有太多的奢望,他還是有自知之明。

而這種情況,也正是劉承祐自繼位後,便孜孜以求,欲行改變的。幾番整編調動,都是為了在控制住軍隊的情況下,做進一步的改造。

用錢糧恩遇收買軍心,那是必然的,但不能成為朝廷馭兵唯一的手段。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劉承祐腦中一下子便想起了,當初在龍棲軍中試行「講書」的情況。看起來,是得花心思,聚人才,遣入軍中宣講,忠君、愛國、衛家、建功、平天下......這些正能量的東西,確實需要強調,對於大多數頭腦簡單的軍士來講,不斷地灌輸,達成洗腦的效果,想來不會太過艱難,只需要投入。

為緩解將士的情緒,訓練的方法,也要多樣化起來,增加些比武,馬球,蹴鞠等活動。營妓嘛,暫不考慮,但東京市內的青樓楚館,或可組織前往,軍中的光棍也需發泄的嘛,順便拉動力消費,增加稅收......

劉承祐腦中念頭不斷滋生,漸漸地想入了神,回過神來,但見馬全義仍規矩地坐在一旁,只是一盞茶快喝干了。

「添茶!」劉承祐示意。

馬全義則恭辭:「陛下,不用勞煩中官了,臣渴意已解......」

好嘛,宮中的御茶,於馬都指揮使來說,似乎也只有解渴之效。

瞥著馬全義,劉承祐問:「全義,有無意出鎮一方?」

劉承祐突然提起,馬全義一時沒反應過來,但觀皇帝的側頰,想了想,意識到了什么,拜道:「願為陛下驅策。」

看著他,劉承祐要尊重他的想法的意思:「你欲去南方還是北方?」

馬全義則好生思量了一會兒,抬手卻道:「願從陛下之命,臣不敢辭!」

對馬全義的態度,劉承祐明顯更加滿意了。

面容一整,直接道:「去莫州吧,接替慕容延釗為防御使。有些話,對卿朕也不需避及,終有一日,朕是要提兵北伐的,屆時,朕寄望卿為我大漢先鋒大將!」

「是!」馬全義起身,深深一揖。

「退下吧!」劉承祐朝他一擺手。

有的將領外放,劉承祐是欲奪其權,比如史弘肇、周暉、吳虔裕等將。而有的人外放,是托以腹心之任,前番楊業,此番馬全義。

至於慕容延釗,調回東京,便當為龍棲軍都指揮使。

......

崇政殿內,楊邠與李濤二宰及御史中丞邊歸讜同時覲見,向劉承祐奏事。

「陛下,許州竇貞固上報,劉信案余眾,已逐一審鞫完畢,案判結果已盡陳報朝廷,只待刑部復核,便可落實刑罰處置!」楊邠表情生硬,向劉承祐稟報著。

作風仍舊沒有太大變化,直呼其名,連聲竇相公都不願尊稱一下。

劉承祐翻開奏書,快速地瀏覽了一遍。當初在許州的搜捕,規模甚大,許州將吏為之一空,不是戲談,難免有波及之池魚。

經過竇貞固及趙礪耗費一月之功,方才理出個結果。在判刑名單上瀏覽了一遍,得死罪者,便有一十七人,這些軍政職吏,此前仗著劉信的勢,可干了不少惡事。

對於這份名單,劉承祐並沒有多少異議,他更看重的,還是此次大案的推鞫偵辦流程,比如,中央復核。

「以竇卿之能,想來略無疏漏,但對上呈東京的案檔,亦需調派職官,仔細審議復核!」劉承祐看著知刑部事的李濤,叮囑道。

李濤回應地很干練:「是!來報之前,臣已遣送道司郎官依檔案核驗!」

「許州官吏,調派如何?」劉承祐將注意力放到楊邠身上。

平靜地迎著天子的目光,楊邠匯報道:「諸曹判官及所罷縣官已調動完畢,盡錄官檔,其下者,由地方任命。如今,唯許州軍州事,尚由竇貞固權之,臣恐所議人選,不合上意,待陛下欽定。」

楊邠的話,總是這般帶刺,對其容忍,已近極限。李濤在旁,眼神快速地在那君臣身上恍過,頭埋低,心不屑。

劉承祐的反應,一如既往的平靜,乃至漠然,目光自楊邠身上挪開,正視前方。這個時候,楊邠也只在他的視線之下,目光不偏,都看不到他。

少作沉吟,劉承祐平淡地吩咐道:「讓竇卿就任許州知州吧,統轄諸判,主理政務。嗯......加侍中、刑部尚書銜!」

頓了下,又瞧向邊歸讜:「調趙礪還京,重新選派留州御史,負責監察事務!」

「是!」邊歸讜沉聲應道。

雖未明誥天下,但此番對許州的安排,就是軍政分離的初步嘗試。這可不向河中、同、華那邊,那邊的知州、知府,雖然名義上不似節度那般擺在台面上,深入人心,但仍舊是軍政一肩挑的。

許州則不然,知州僅知州事,其下設諸曹判官,分管刑獄、稅賦、戶籍、農事、工商等務。其下諸縣,在皇權連下州都未達到的現實情況下,能達到下縣,已是劉承祐的初步目標。

至於許州軍事,就如劉承祐離許之前的安排一樣,由許州馬步軍指揮使王漢倫,將之徹底整頓了一遍,以盡地方軍隊的職能。

安排是這般安排了,但是會向什么方向發展,會是什么樣的結果,還猶待觀察。所幸,許州就在近畿,劉承祐也未聲張,有的是時間與耐心,發現問題,及時調控,總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