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1561 字 2021-10-14

看了慕容延釗一眼,就當是給其一個面子,王峻沒糾結於這一點,稍作思索,即道:「傳命李重進,留三營兵卒,守備壽春,搭建浮橋,保我大軍退路。傳命向訓,分一部水軍,配合守備下蔡,以防壽州水師襲擊。」

「另外,讓向訓再分一部水軍,配合宿州團練軍,把手渦口,以備濠泗淮賊。剩下的舟戰艦民船,還有民夫,全部調與他指揮,讓他與糧料使王溥,將後續的輜需軍器,加快速度輸到前線。」

「是!」

「都帥,靖江水軍本就不足,難以與淮南水師相抗,如再一分為三,豈不更加削弱其實力?」聽王峻安排,慕容延釗忍不住提醒道。

眉毛一橫,王峻說道:「就算將之集中起,難道就打得過淮賊水師嗎?所以,本帥以步軍配合守戍渡口,已是盡量避其弱勢。再者,水軍之用,本為掩護我步騎作戰,以防淮賊水師順淮水襲擾我後方,鉗制我軍。傳本帥令,讓向訓盡量克服!」

見王峻那一臉固執,慕容延釗也適時地壓下了勸解的話語,他想說的,實則還是王峻對諸們態度,簡直蔑視一切,任其驅使即可。和這樣的統帥配合,當真要忍不少氣......

「不去傳令,還有何事?」見申師厚還在帳中,王峻問道。

申師厚小心地稟道:「潁州團練司超報,淮賊壽州殘余戰艦五十艘再度順流而下,襲擊正陽浮橋,又毀我浮梁!」

原本,壽州有水師數千,在漢軍南渡之時,與靖江軍戰,後撤。但逆流而上,越過下蔡後,被攔截在正陽渡。向訓率師與之激戰,唐軍終於敗退,有六七十艘突破未構造完成的正陽浮梁,逃奔南方。

潁州團練使司超,則奉王峻之命,繼續造浮梁於正陽,以阻截壽州的殘余水師。

瞥向慕容延釗,王峻道:「看到了吧!淮賊的水軍,是個大麻煩,還得以浮梁、固壘配合水軍以防之。」

考慮了會兒,王峻對申師厚吩咐道:「派人告訴司超,搜集舟船竹木,重建浮梁,不管他想什么辦法,在下蔡浮橋搭建好之前,務必將壽州水師余部給本帥擋在南邊。如有失,本帥軍法處置。」

「是!」

王峻此道命令,顯然是欲以潁州團練兵及正陽浮橋做誘餌,為下蔡通道的打開爭取時間。

「另外,候騎聯絡郭榮,讓他率徐州、沂州之軍南下,牽制濠、泗之淮賊,不能讓他們影響壽州這邊!」王峻又道。

說著,王峻忍不住嘀咕兩句:「陛下也是,既委本帥主淮南前營,就該讓本帥統籌全局,又何必讓那郭榮獨領一軍,他打過仗嗎?」

「都帥,陛下安排,自有其用意,還當慎言吶!」聽其言,慕容延釗表情嚴肅起來,向王峻道。

面上一訥,上下打量了慕容延釗幾眼,王峻又微微一笑,輕輕捋動著胡須,玩味道:「本帥只隨口一說,不會傳入陛下之耳吧?」

迎著王峻的目光,慕容延釗眉頭一緊,搖了搖頭,不卑不亢道:「都帥多慮了!斷然不會!」

見狀,王峻沒來由地哈哈大笑,聽起來格外爽朗自信,直接傳至大帳之外。

而在壽春漢軍,站穩腳跟,開始對壽春城發起試探性進攻之時,南唐金陵這邊,三萬禁軍,也在主帥劉彥貞的統帥下,北渡大江,氣勢洶洶,向壽州增援而去。

劉彥貞,如魏岑所言,確實是將門之後,有勇武,善騎射,知兵書。也曾歷任地方,不過在州縣之時,理政擾民,口碑很差。在軍中,也尚侃談,頭頭是道,紙上談兵。

當然,其所以能在朝中有不小的名氣,美名譽名加身,是因為此人舍得花錢,有一幫南唐大臣為之爭名。是故,三十出頭,已是南唐禁軍高級將領,並得以為帥,統大兵出擊。

當然,劉彥貞也是自詡將才,只是一直未有機會施展,此番拜帥,便存著一番建功立業之心。

在王峻謀算著南唐援軍的同時,作為援應主帥,劉彥貞也在謀算著壽春城下的漢軍,早早地派人探查漢軍在淮陰一帶的動向與布置。

粗略了解過後,在渡江之前,便召集麾下將校,談論其志,定好作戰方針。基本上,三路齊進,他率主力在東,保信軍在西,再加淮上水師。胃口很大,意欲配合壽州守軍,內外交擊,合圍之,一口吞掉堅城之下的漢軍......

南唐軍隊,有太長時間沒有與北軍真正激戰一場了,在劉彥貞看來,朝廷諸公文弱,太過緊張,以大唐的軍力,倍於漢師,又有水師之利,何懼於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