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兩點(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588 字 2021-10-14

但是,按照書中的時間線,大漢立國11年,統一天下的進程,走到滅蜀這一步,真的不慢了,甚至還有些快。

要知道,有後周十年打下的基礎,趙匡胤也花了13 年才基本平定南方。

有人拿主角和柴榮比,我只能說,柴榮堪稱一代明君雄主,但拿他的成就與作者「親兒子」劉承祐來比,對他是不是有些不公平了?

並且,真的有拿書中歷史的發展與正史認真比較過?

柴榮能在幾年的時間內,北卻晉陽,西取秦、鳳,南平淮南,再北伐幽州,郭威那三年築基的作用是很大的。

如果在小說的位面,劉知遠也能給劉承祐打三年基礎,推演下來,是不是和現在的發展差不多?只是書中是主角自己花時間在發展改革罷了。

至於沿襲歷史的發展道路這一點,經過檢驗的選擇,難道不值得借鑒?

歷史的推演,都有其必然性與偶然性,戰略的選擇,也有其共通性。定下了先南後北的戰略,結合書中的國情局勢,從淮南,到秦鳳,再到荊湖,就有跡可循。

如果為了出奇,不與歷史雷同,就換個順序來打,比如先取江南,再取荊湖,然後打川蜀,不覺得別扭嗎?

當然,如果我虛構一些歷史環境,比如南唐內亂,農民起義等等,給主角創造了足以滅唐契機,也未必不可。

那樣倒是另辟蹊徑了,但不是我想寫的,基於正史的暢想與推演。

嗯,暫時就聊這么多了,還是那句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管怎么看待,各自保留意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