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禍從口出(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1357 字 2021-10-14

沒錯,韓熙載再也坐不住了,准備也向天子上疏陳事,主動點,看能不能覓得點機會。

接下來的幾日,開封城內,果然人心浮動,倒不是生變生叛,而是東京糧價要漲的消息力傳開之後,城內居民紛紛購糧囤家。都不需要百萬人,哪怕只是其中十分之一,突然搶購,就能引起動盪了,並且大規模的搶購迅速逼得一些糧鋪、面商關門歇業。然後問題就顯得嚴重了,搞得京城要斷糧一般......

所幸,大漢官府不是擺設,開封府尹高防更是有能干吏。果斷察覺到了問題,在風潮將起前,果斷下達政令,布告安民,並差屬吏平抑市場。

有人建議高防禁止百姓購糧,被其拒絕,而是上奏皇帝,請開官倉,以儲糧入市,國家儲備,本就是起這作用的。於是,當官糧入市後,「匱糧」的傳聞被打破,再加官府的辟謠,又兼京城的糧價仍舊穩定著,有些私抬價格的商人店鋪也被開封府拿下法辦,這場風波終於勉強平息下去。

當然,這場風波雖然來得急去得快,還是讓朝廷警醒。在平抑動盪的過程中,有關諸司也調查著事件的起因,並迅速搞清楚了緣由,於是城內足有十余家茶樓、書館被封,一應人員盡數被抓,其中就包括韓熙載去過的泰來茶館。

罪名也很唬人,妄議朝政,散布流言,蠱惑人心,這可不是小罪,嚴重地直接判死都沒什么大問題。並且此事,直接引起了劉皇帝的重視。

崇政殿內,開封府尹高防、巡檢司都指揮使韓通再加武德使李崇距,劉承祐一臉平靜,聽取著他們關於此事的匯報。

「這么說來,此番騷亂,背後並無陰謀?」良久,劉承祐這么說了句。

「是!」李崇距肯定地答道。

「經臣等仔細審查,此番騷亂,事出偶然!」高防稟道。

「偶然!」劉承祐頓時說道:「一次偶然,就能在東京引起如此大風波!流言四起,數萬人哄搶,若是反應慢些,那開封豈不要大亂了!」

感受到皇帝的怒氣,在場的三名大臣都下意識地佝下了腰。高防則主動請罪:「臣治理不善,請陛下治罪!」

見狀,劉承祐擺了擺手,道:「朕不是針對你,此番若不是高卿及時察覺,反應迅速,處置得當,只怕動盪就大了!」

說起來,此事還在於民間人士對朝廷的政策過度解讀,並造成大范圍的傳播,雖然確實有道理,但引起的影響卻十分惡劣。劉皇帝頭一次覺得,妄議朝政,或許真應該嚴厲禁止......

「人言可畏啊!」劉承祐嘆息一聲,問道:「那些涉案的在押人員,當如何處置?」

高防還么答話,韓通則表示道:「陛下,臣以為,這些人以評論朝廷政策,招徠賓客,濫言造次,蠱惑人心,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後果,必須重懲。臣建議,盡斬之,以儆效尤!」

韓通的建議,劉皇帝也就聽聽,轉而問高防:「高卿以為如何?」

高防想了想,應道:「臣以為此事,懲戒可以,殺戮則過重。不過,對於民間之言論,還當加以約束控制,朝政大事,豈能容小民如此放肆揣度,此次教訓,當引以為戒。」

「朕前者也收到了一份奏疏,卻沒想到讓其一言言中了!」劉承祐說道:「雖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但確實也不該濫言胡說!」

「另外,機事不密則害成!」高防繼續道:「朝廷在議之政,未定之策,何以如此輕易傳出,散播於民間?臣以為,在朝官員,同樣也當警醒!」

「呂胤,你就此議擬一道詔書,告誡群臣,再有此等事發生,必尋根究底,嚴懲不貸!」劉承祐語氣變得嚴厲。

「是!」

說著又對高防與韓通吩咐道:「那些被捕人員,開封府因情量刑吧!巡檢司的兵馬,也都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