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遼國近況(2 / 2)

漢世祖 羋黍離 1253 字 2022-07-10

遼國同樣承受著北伐戰爭的反噬,並且比起大漢要嚴重得多,部族離心,反抗造亂者,難計其數,熬過了酷烈的寒冬,漠北的形勢非但不加好,反而呈現一種持續惡化的態勢。

對於那些抗拒的漠北部族,遼主耶律賢的態度也很強硬,一律鎮壓。但是,以漠北之大,族群之多,在漢遼戰爭中受到重創的契丹,哪里還能如以往那般輕易平定。

因此,在這半年中,大漠之上,廝殺不止,紛亂不休。雖然,相較於那些離心的部族,遼廷所掌握的實力,仍舊占據優勢,但已經喪失了絕對壓制能力。

在耶律賢適等文武將吏的輔助之下,遼國在平亂事宜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局仍舊堪憂。甚至於,契丹軍隊迫於糧草、軍械等給養問題,也難以進行持續的軍事行動。

而遼國治下的諸多部族,包括契丹諸部在內,情況同樣糟糕,基本的生存生計都面臨問題。若是能有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可供其休養,或許還能通過時間恢復,但是這一點,卻是千難萬難。

大漢不會給這個機會,遼國那些部族也不會給這個機會,大漢軍隊,不需深入,只需要保持一個陳兵的姿態,就能牽制契丹不少精力。

而漠北那些叛亂的部族,在面臨契丹軍隊的打擊中,哪怕失敗了,也有舉族南遷,歸附大漢的選擇。有這條退路在,他們反叛就更加自如了。

於遼國而言,最危險的,也永遠是大漢,而非那些反叛的部族。時至今日,曾經輝煌一時的大遼王朝,已然搖搖欲墜,完全處在風雨飄搖之中,距離分崩離析似乎也不遠了。

甚至於,連契丹本族,都怨憤頗多,遼主耶律賢就像坐在一個火爐上,每天都經受著烈火的烘烤,承受著莫大的壓力。

大漢軍隊,就像個游客,在旁邊看戲,火候不夠了,則向其中添點柴,加點油。大定府那邊,董遵誨主持軍務,率領漢奚聯軍數次北上,兵臨潢水。

即便沒有取得什么決定性的勝利,但驚也驚到契丹人了,這也使得遼京臨潢府始終面臨漢軍的威脅。連都城都不安全了,那國勢動盪,人心混亂,也是可想而知的。事實上,在南來投奔大漢的部族中,就不乏契丹人。

相比之下,在奚王籌寧率領下,早早地便歸附於大漢的襲部族人,則要顯得幸運得多。過去的一個冬季,日子同樣艱苦,但背靠大漢的支持,終究是平穩度過白災,沒有遭受太重大的損失。

哪怕還要征召部卒,配合漢軍的軍事行動,但在紛亂的遼國亂局中,也算保持著一個獨善其身的處境。

說到奚族,就不得不提一句,奚王籌寧自隨駕南來後,就一直待在洛陽,劉皇帝沒提,他也就沒主動請歸,老奚王終究還是識趣的。至於其他奚人貴族,也大多流連於西京,朝廷給他們的待遇還是不錯。

與此同時,朝廷對於奚族領地的消化吞並,更化改制,也在著手進行中,設立燕山北道,也已提上日程。在遼國的治理下,奚地已然有了些基礎,而大漢接手,再行深化,那么用不了多少年,燕山北部那偌大地區,也將正式成為大漢帝國的道州府縣。

相比於山陽、燕山一線漢軍的引而不發,保持逼壓,遼東那邊,則是唯一付出了實際作戰行動的一處。

立夏之後,馬仁瑀便提兵北上,進攻黃龍府。經過近一年的紛紛擾擾,整個東北地區的形勢也早已明朗,遼東以內,漸復安寧,遼東以外,紛亂依舊。

而原屬遼治下的東北廣大地區基本流失,只余黃龍府一地在耶律斜軫的堅守下,但也只是苦苦支撐罷了。

開春之後,馬仁瑀足足按捺了幾個月,待遼東治下稍復元氣,且遼軍形勢愈見孤危時,方才請旨發兵。

而對馬仁瑀所請,朝廷果斷降制從其請,對於黃龍府僅存的這股遼軍,就算不是如鯁在喉,也看著不順眼,勢必拔之。

面對漢軍強勢北上,黃龍府的遼軍也沒有太多辦法,他們早已淪為孤軍,遼廷自顧不暇,更無法援應。耶律斜軫再會統兵,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是無力回天,迅速陷入重圍之中,馬仁瑀更是穩扎穩打,圍城近兩月,也不急不躁的,黃龍府的陷落,也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