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仙道版七法遁術(1 / 2)

無上仙魔 騎豬南下 1616 字 2021-01-24

「河君洞府?」

羅川看著眼前景象,滿臉不可思議。(文學網..)

兩扇石門高逾十丈,宛如巨人所行,寬能容納十輛戰車通過,氣勢恢宏。在石門高高的巨幅牌匾上,刻有一行古篆南荒河君府!

若非羅川擁有九龍君的記憶,他也無法看懂這五個字。這五個字雖然顏色黯淡,不復光澤,可鐵劃銀鉤間透露出的滄桑古韻,雄渾氣魄,以及一絲淡淡的出塵味道,讓人無法懷疑它的真實性。

石門半敞,紋理模糊,斑駁陸離,也不知經歷了多少年月。在石門左側,是一頭黑色的龍龜石像,形態逼真,栩栩如生,足有兩個羅川那么高。

唐人愛仙道,越是虛無縹緲越是喜歡,白玉京中風氣尤盛。又有誰會想到,在京城老少爺們的眼皮底下,就藏有一座年代久遠的仙家洞府。

可當下一刻,羅川看到石門右邊的那行豎字時,他的心情瞬間變得不一樣。

那上面赫然寫著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這不是九龍君念的那句詩嗎?難道九龍君也來過這里?」

羅川忽然反應過來,九龍君的神念流落到白玉京絕非意外。而自己來到河君洞府,或許也是九龍君的記憶暗中作祟。

這白玉京中,莫非藏著什么秘密?

羅川雖擁有九龍君的記憶,可那是兩千多年的記憶,沒個百八十年,羅川怎可能完全融合。

一時間,因為九龍君的緣故,被柳少陽追殺的緊迫感淡了不少。

「唐人羅川,求見前輩。」

羅川學著戲文里的模樣,對著石門長揖到底。

連呼三遍未有回應,羅川走進洞府。

羅川沒見過唐王宮是什么模樣,卻聽人描述過唐宮的大氣華美,此時此刻站在河君洞府中,羅川隱隱覺得,唐宮再大氣也不過如此吧。

十二根比唐宮還高的玉石立柱支撐起洞府穹,正前方是一潭熱氣蒸騰的泉水,占地十余畝,約有半座羅家次府那么大。在那之外,矗立著一面堪比城牆高大的玉石畫壁,透過氤氳霧氣,畫壁上的字跡若隱若現。

想到說書戲文里的那些奇遇的段子,羅川怦然心動,說不定今日轉機就在這里!

腳尖輕輕一,羅川掠過湖泊來到畫壁前,當他看見上首那四個字時,身子一僵。

「《七法遁術》……」

羅川心中詫異,他怎么也沒想到,堂堂仙家洞府里藏著的秘密,竟只是大唐國技《七法遁術》。

羅川隱隱感覺到事有蹊蹺,繼續向下看,就見畫壁底部刻有一段篆文。

篆文是唐書,明顯是後人所留,上面如是寫道

燕末唐初,時逢天下大亂,有青蛇從天降,興風作浪,為禍世間,索童男童女各百名,欲煉邪功。唐王派力士千人斬蛇,反為青蛇所殺,請修士出山,亦悉數敗北……我知故鄉有難,輾轉千萬里歸返。本欲斬此妖,憐其千年修行不易,故而教化百日,封印千年以儆效尤。為防再有此類妖邪出沒,留《七法遁術》於此……經我推衍,已成七品仙法,有緣修成者可東北行三千萬里,入湖底仙家。

落款李玄感書。

「李玄感!」

看到最後那個名字,羅川打了個激靈。

他入過蒙學,對於唐國歷史也算知之一二。李玄感此人在歷史上十分有名,乃是大唐開國元老,官拜太師,民間常有帝師一說。卻沒想到,他竟也有一身仙法道術。至於青蛇之禍,正史中雖沒有詳述,卻在野史中層出不窮,經常被大人用來嚇唬小孩。

「大唐國技《七法遁術》居然被他推衍成仙法,武道通仙法,不可思議!」

羅川喃喃自語。他心如明鏡,只憑推衍《七法遁術》這一手,足以印證李玄感恐怖的道行修為。在仙法造詣上,他至少已達到宗師級別,距離九龍君那個萬年難遇的怪物,怕是也相去不遠。

這個在歷史上好喝酒、喜作詩的風流帝師,竟擁有如此高深的道行。千年的歷史塵埃下,到底還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畫壁上只有七幅行功圖,卻已將金、木、水、火、土、風、雷這七行遁術的修行方法容納進去,大道至簡,這七幅行功圖明顯要比大唐國流傳的《七法遁術》要高明許多。

羅川心中起意,隨後搖了搖頭。

即便是大唐國流傳的《七法遁術》也需凝煉出真氣才能修行,何況已成仙家正宗的《七法遁術》。

可惜了……

就在這時,羅川忽然愣住,卻發是現先天真水和先天真火的運轉出現了一絲異常。羅川心中一動,再度看向玉石畫壁,當目光掠過「水法遁術」和「火法遁術」這兩幅行功圖時,先天水火的運轉開始加快,並且靈動歡暢。

「難道這兩法能和體內先天水火產生某種聯系?」

羅川越想越覺有可能。

幾個時辰前,當羅川凝聚出真水和真火,他自己也嚇了一跳。九龍君廣博的記憶里雖有先天真火和先天真水,可卻語焉不詳,然而羅川本能感覺的到了先天水火所帶來的蓬勃生機,以及那股雖然還很弱小卻充滿無限可能的力量。

說不定能用天水火替代真氣來行功,修煉水火兩法遁術!

一念生出,羅川再無法壓下。

究竟是選擇水法還是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