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准備原創(2 / 2)

生活上,除了晚上睡覺還是不太適應以外,其它都湊合。飯是至少能吃個大半飽的,這個星期,有了五塊錢零花,還肖志傑兩塊五,還剩一半,昨天早上還能到小廚房那買了一個老師們剩下的肉包子。菜呢,總是腌菜也無所謂,他吃的慣,而且腌菜下飯啊。

學習當然不輕松,因為老師上課的進度都很快,但至少目前來說,就連原來他成績比較一般的代數和化學,他都覺得很容易,知識面都還很淺。至於其它的就更不在話下,比如英語和政治,他不用怎么聽課,自己預習復習就可以,所以他就有時間准備掙下一筆稿費。

他本來是想綜合湯姆漢克斯的《飛越童真》,和劉德華的《童夢奇緣》這兩部電影,來寫一個初中生一夜長大的故事。但現在這個時候,人們對這類奇幻題材的接受程度,他有些拿不准,所以還是換了一個大家肯定能接受的題材。

現錢收了六百多斤之外,外公又用自己的面子,一家幾十上百斤的,又欠錢收了了五百多斤板栗,算算又是欠了一千五六百塊,壓力還是很大的。

這一次,他想寫的是關於動物的故事,具體說是狗狗的故事。這種題材的文章,人們是能接受的,而且,就他這個年紀寫這個題材,也算合適,沒有被人置喙的地方。

農村的小孩子,從小就接觸很多動物。家家戶戶都養的雞和豬,還有些人家會養幾只鵝或者鴨子。一般幾戶人家共養一頭牛,還有些人家,比如他二伯家,養了群羊。除此之外,還有貓和狗,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有,一個抓老鼠,一個看家,反正也額外用不了多少糧食。

雞不說,這個簡單,每天撒上幾把谷子就好,至於孵小雞,那是技術活,村里的是個主婦里大概有一兩個能行,好強的梅秋萍也可也。

牛呢,除了春耕秋種的那陣子,要它出力,平時就是要讓它吃飽肚子,好在有草牛自己會吃,不像豬,要打豬草回來喂。不過牛是大牲畜,農家最值錢的牲畜,所以大家都很在意。

所以放牛有一件事特別要緊,千萬不要讓它和其它的牛打架,牛在山上打起架來很容易出事,人也不好去把它們分開,走的近了,暴怒的牛可是六親不認,被一頭牛正面沖撞或者被牛頭上的角頂一下,誰都受不了。

但是一個塆里面,總有那么一兩頭牛脾氣很暴躁。關於這個,村里有些說法,平時很蠻,也不講理的人,他們家的牛也一樣,總是想欺負其它的牛,總結來說,類似如「牛肖其人」,比如馮文家,他爺爺放的牛,他爸爸放的牛,都是那種愛找架打的牛。

這些牛,只要見到另外的公牛,馬上進入戰斗狀態。前腿稍彎,頭上的兩只角向前斜頂,呼哧呼哧的朝另一頭牛那里湊,准備頂角。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拽緊拴住自己家牛鼻子的繩子,死死的拉住它,把它趕到旁邊,如果還不聽使喚,就從旁邊隨便折條樹枝,使勁抽它幾下。

到山上也要留心,盡量不要和那幾頭愛打架的牛在一座山上,萬一在一座山上,放的時候一定要把牛系住,離那頭牛遠一些。同時也要小心留意,看到那頭牛有過來的傾向,遠遠的就要把它趕回去。

但是即便大家再小心,有些事總是免不了。比如自己家牛是系著的,對方是散放的,一不留神沒看到那頭牛過來。還有,牛本來是系著的,但它自己掙脫了。最倒霉的,是,兩頭牛都隔的遠遠的,也都系的緊緊的,但其中一頭牛木頭做的鼻針斷了,讓它徹底的沒了束縛。

馮一平記得很清楚,三年級暑假的時候,堂侄馮大志家的牛鼻針斷了,找另一頭牛打架,還沒等人把它們分開,馮大志家的牛反倒被另外一頭牛頂到山下,然後怎么也站不起來,躺在那里一聲接一聲的嘶鳴著,那嘶鳴聲,讓人聽了很傷心很傷心。

後來,塆里十幾個壯勞力輪換著把它抬回來,獸醫說,一條腿斷了,肋骨也斷了三根,沒得治,只能殺了吧。

然後第二天中午,大半個塆的人都來看,不,不能說看,應該說是給它送行吧,只那些小孩子嘛不懂,上躥下跳的,圍觀的大人們,沒有一個臉上帶笑的。

不像殺豬,殺豬是年年有,一年村里會殺幾十上百頭,村里有兩個殺豬匠,就這樣,年底的時候還忙不過來。牛就不一樣,殺牛也是個技術活,而且是好多年不會殺一頭,所以也沒人有過這樣的經驗,只知道,殺這么大的牛,是要敲它的鼻子那里。

馮一平當時擠到最中間看,牛就躺在那里,不動彈,也不再叫喚,可能是喉嚨都啞了吧。馮一平當時就站在牛頭那,看了一眼,他就怔住了,他分明看到,大大的牛眼邊,溢出來的黃豆大的眼淚——即使多年以後,他也是堅持這么跟父母說的,那絕對是牛流的眼淚。想來那牛也知道自己的狀況,不管是痛,還是傷心,還是怕,總之,那頭牛,它當時在流淚。

所以,等到馮大志拿著劈柴的斧頭過來,叫馮一平讓開的時候,馮一平馬上擠出去逃走了,他實在不敢看接下來的事情。

這件事導致的後果就是,每當在電視上看到西班牙的斗牛,他就馬上換台。他覺得那很殘忍,甚至有些變態,他很想問那些站在場中得意洋洋的斗牛士,和看台上那些鼓掌起哄的觀眾,你們有沒有看到,那躺在場中的,被細劍,一劍劍刺死的,可憐的牛,它眼角那豆大的眼淚?

非常感謝您的點擊!新人新書,出頭大不易,可以的話,能收藏,投推薦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