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一個青年節(2 / 2)

電影是《焦裕祿》,電影院牆上,貼著大幅的彩色海報。李雪健扮演的焦裕祿,秋衣外面套著黃色的毛背心,身披一件藍色的中山裝,雙手叉腰,站在一個長著棵葉子都耷拉著的小樹的黃土坡上,神情凝重的看著下方。

大多數同學都是不知道焦裕祿是誰,看他的衣著,就和自己的父輩們差不多,雖然稍微好一點,但也好不了多少。

電影院不大,幾百個學生,把這塞得滿滿當當的。只前面有兩排長木椅,老師們在那就坐,同學們就只有站著,如果大家都把凳子帶來,估計都坐不下。

也就不再以班級作為整體,大家分散開來,自己找地方,高個的自覺靠邊靠後。

剛開始還有些嗡嗡聲,過了不一會,幕布上就亮起來,同學們馬上安靜下來。

開頭荒涼的戈壁灘大家都沒見過,抬著棺木送葬的場景卻多半都親歷過,所以氣氛略顯沉重。接著焦裕祿去縣委報到,路上那些和大家年歲相仿的孩子,面黃肌瘦的,大冬天里,穿著破舊的棉衣攔路討飯,讓不少同學都心生憐憫。待看到火車站里外黑壓壓的擠在一起,身上積著雪花,拿著包袱,扶老攜幼的老百姓,原來是准備搶著坐專列出去討飯,不少女同學都忍不住啜泣起來。

大家看了難過,除了同情,應該還有物傷其類的原因。

今天在場的所有同學,應該都沒有過吃不飽的經歷,但是,困苦的日子,小時候都經歷過,現在看到這些類似的場景,不免都心有戚戚。

所以,接下來出場的那個縣長,被不少同學小聲咒罵。看到後來,焦裕祿走村串戶察民情,拉大車送救災物資,和老百姓一起抗洪,同學們都被深深的感動了。

對在場的大多數同學來說,現在我們縣的縣委書記,和黨中央的總書記是一樣一樣的,都只能在電視上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

現在才知道,原來我們黨也有離老百姓這么近的干部。

快結尾的時候,鄉親們沿街送別去治病的焦裕祿,然後不一會,幕布上就打出焦裕祿病逝的字樣,不少同學,包括馮一平,都眼含淚水。

他原以為現在的自己,能對這些免疫的,誰知道感動這個東西,真不好控制,該感動的時候,還是會被感動,好像跟年齡和閱歷關系不大。

這應該是少有的幾部成功的主旋律電影,和它類似的,還有一部,《孔繁森》。它們能成功,能感動人,能教育人,能催人淚下,可能就是因為不浮誇,不拔高,有真實的生活基礎。

這確實是一部成功的電影,相信看完以後,焦裕祿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干部的形象,會牢牢的印在大家腦海里。

電影散場了,雖然大家心情都很心里沉重,但肯定都充滿了正能量。

對這些單純的農村初中生來說,這也是一堂很好的教育課,所以回程的路上,隊伍里很沉默,中午吃飯的時候,對碗里的糧食,大家也格外珍惜。

感謝書友極光ms、別山未央、莫言墨信的打賞!大家別忘了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