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租房子求收藏盼推薦(2 / 2)

臨別的時候,王玉敏問,「地方找好了嗎?」

梅秋萍遲疑了下,「還沒呢,這兩天就找。」

「哦,那馮一平,你在外面安頓好了來通知我,我和你朱老師去看看。」

「好的王老師,您留步。」馮一平乖乖的說。

重生以來,在大人面前,扮乖扮慣了,他現在都有條件反射,但落在大人眼中,他還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紙。

房子其實已經找到了,梅秋萍一回來,馮一平就催著她找房子,就怕到時班主任一敲邊鼓,本來就不堅定的父母就借機打退堂鼓或者把他安置在林慧家,還是先把房子租好,再去找老師才穩妥。

兩個舅舅找了熟人,最後在鄉醫院宿舍樓里找到一戶還算滿意的,房東和梅家也能扯上些親戚關系,原來是鄉醫院辦公室主任,現在調到鎮醫院負責後勤。

馮一平他們去看了,是六十多平米的小兩居,當然是老房子,不過因為是醫院住宅樓,所以還算干凈整潔,房子保養的也還好,一年租金四百塊。

沒有物業費,水也免費,不過馮一平堅持把衛生間和廚房重新簡裝一下,再加上後來買了個煤氣灶,添了桌椅和床,這額外又花了兩三百塊。

梅秋萍雖然對兒子大方,可是看著這錢一百,一百,又一百的付出去,她的表情,那個糾結啊!馮一平看了,唉,感慨萬千,心里沉甸甸的。

一個把錢當命的人,為了你一個要求,花很多本來可以不花的錢,那她得有多疼愛你!

但這個要求,馮一平又不得不堅持,特別是作為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他迫切的需要屬於自己的空間。同時,這個要求,雖然會額外花錢,但這筆錢還在大家承受范圍以內。

外公帶著兩個舅舅,加上馮一平和媽媽,五個人同時出動,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才把房子按馮一平的意思弄好。除了重新鋪接管道這樣的,有技術要求的活,必須請人做,其它的,都是大家動手做。

收拾過後的房間,其實連裝修都算不上,卻也窗明幾凈,干爽整潔。

因為玻璃都重新換過,僅有的幾樣家具都是新買的,當然稱得上窗明幾凈。

至於干爽整潔,牆壁和地面,都重新鋪過,人還沒有住進來,沒有日常家里的那種凌亂,當然稱的上干爽整潔。

按馮一平的要求,廚房和衛生間是翻修的重點,地上全部鋪了地磚,他原本要把這兩個地方牆上也鋪上瓷磚,遭到大家的一致否決,地上鋪就不錯了,牆上還要鋪?那里用那么講究。

廚房用水泥新修了灶台和水池,上面也鋪了瓷磚,衛生間的潔具換了新的。

原來的牆,裝修很粗糙,毛胚刮了一下,用了些石膏找平,然後直接刷了一層石灰。這次重新刮了,批了兩三次膩子,一些凸出的地方再打磨一下,上面再刷一層乳膠漆,其實也粗糙的很,但幾個大人覺得這樣已經再精細不過,大舅還說,他以後做了樓房,也要這樣弄。

最後一天,梅秋萍去鎮里把日常要用的東西都置辦齊,然後買了些菜,在新翻修的房子里開伙,犒勞了大家一頓,順道也算是暖房了。

之後,梅秋萍帶著馮一平,回馮家沖住了幾天。這幾天,梅秋萍也沒閑著,她把山上的田地,田地邊的果木都用心看了個遍。

大太陽底下,田間地頭勞作的人不少,今年雨水多,地里的野草也格外多,要比往年花更多的工夫力氣鋤草。

看著其它人在地里揮汗如雨,她卻兩手空空從這一處轉到另一處,梅秋萍一方面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覺,去年的這個時候,她也是這樣;另一方面,她忽然就覺得有些羞愧,連忙加快腳步,急匆匆的回家。

六月初六的這一天,馮一平和媽媽是在外公家過的。

六月初六,也是我們國家很重要的一個節日,和其它節日不一樣的是,不同的地域,賦予了它不同的名稱和內容。

有些地方叫洗曬節,在一年中太陽最好的這一天,不但人洗澡,家里的小貓小狗也要洗,家里的衣物也都洗了,拿出來晾曬;有些地方叫禾苗節,要到各個村里舞草龍,祈禱豐收;有些地方叫姑娘節,這一天把出嫁的女兒接回娘家……。

在他們這,六月六叫「半年」,就是年過去了一半的意思,很重視,甚至有「半年」大過「年」的說法,如果給一年的節日排序,它只排在春節和中秋之後,位列第三。

這一天,再困難的家庭,也要想辦法做頓好吃的。晚上他們是和大舅一家合起來過節,很熱鬧,菜也很豐盛。說起來,這也是梅秋萍自十九歲那年出嫁後,第一次回娘家過節。

梅建中說起來都唏噓的很,當年還是扎著兩個大辮子的姑娘,現在孩子已經都這么大。

初七的在外公家歇了一天,初八清早,梅秋萍帶著馮一平去鎮上趕車,一起去省城,沒辦法,從她回來那天起,馮一平就一直央求著她,也要去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