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想開公司(2 / 2)

「我也不大懂,不過聽一平說的是挺好的,要是真能那樣,哥,姐,你們以後不是輕松多了嗎」

「我也不懂,不過,哥,姐,我覺得從三年前到現在,一平說的都還靠譜,你們去上海想賣給美國人的那樣東西,說不定就是他為了這件事做出來的,既然他想做,就讓他做吧,我們這些大人,幫不了忙,也不能拖後腿吧」

不僅真人秀的版權是為了這事,他寄到哥哥出版社想出書的小說,也是為了這事,還是小舅和小舅媽理解我馮一平在心里默默為他們兩個點贊。

「可是,你現在還在上高中,這么關鍵的時候開公司,要是影響了學習,那可就得不償失。」馮振昌可不想兒子將來大學都靠不上。

「不會影響的,具t的事又不是我做,是要找專業的人來做。」

「那就看這次到底能從美國佬那賺多少錢吧」梅秋萍看了馮振昌一眼。

好吧,雖然還沒明確同意,但至少現在他們也不反對,也是,j十萬這樣的大事,爸媽慎重點也正常。

有句話說,科技使人類進步,馮一平有個歪理,偷懶使科技進步。

你想一想是不是這個理,圍繞著使自己更輕松舒適這個主題,大家推動了多少科技創新

馮一平當然想賺錢,想賺大錢,可是,他又不想太累,沒日沒夜的為了錢拼死拼活的,就像我們國家後來提的口號。「要更快更好的發展」,馮一平也想省心省力的賺大錢。

他的這個奢望,也不是白日夢。在這個信息化即將到來的時代,一款合適的企業管理系統能幫管理者省不少事。

所以。馮一平想做的就是企業管理系統,就是後來簡稱為「erp」系統的軟件。

這一系統發展的歷史並不長,最初只是為生產企業f務,前身是西方的一些工業強國,在40年代為了解決工廠庫存控制問題提出的訂貨點法,隨著計算機系統的發展,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出庫存訂貨計劃,然後普及到采購、庫存、生產、銷售的管理。然後逐漸加入財務、工程技術等模塊,不過它主要還是面向企業內部資源的全面計劃管理。

就在90年代初,也就是這j年,才逐步發展成為怎樣有效利用和管理整t資源的管理思想,也就是ing,中文稱企業資源計劃,是涵蓋了物資資源管理物流、人力資源管理人流、財務資源管理財流、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t化的企業管理軟件。

現階段,只有國內的一些大型機械制造企業,如一些機床廠,還有一汽、上海大眾、廣州標志等汽車生產廠。以及像成飛這樣的企業從國外引進了這些系統。

但是,到了下世紀初,國內軟件企業也開發出一些有自主知識產權的erp系統來。它就在國內就普及開來,應用的行業也不僅僅局限於大型生產企業,擴散到了方方面面,如政府、金融、電力、石油、化工,以及f務業等等,中型企業,甚至一些規模不大的小企業也用上了模塊較少的系統。

所以後來流行一句話,「不上erp系統是等死,上erp系統是找死。」

為什么不上erp系統是等死。簡單點說,因為那些成功應用的企業。至少能提高百分之j十的效率,成本大幅降低。同行業的不跟著上,那就坐等著被擠出市場吧。

為什么上erp系統是找死呢上這個系統,是非常復雜的一件事情,不是簡簡單單的添置一些y件,然後裝上這套軟件就了事。其它不說,首先,要配合著優化流程,在一個已經成型的企業里,優化流程就相當於動大手術,搞不好就會傷筋動骨。

而且花費也是不菲,從前期的咨詢、軟y件的投入,員工的培訓,後期的維護,是一件長期的、花銷不小的工作。

比如廣州標志,前後花了2000萬法郎建設這套系統,但最後並不成功,跟著在j年後退出了市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且,經歷的過的人都知道,在企業進行erp系統改造的時候,沒完沒了的項目實施,沒完沒了的加班、培訓,真是會超出一般人的忍耐度,搞不好系統還沒上完,員工就流失了一半。

馮一平是想著,趁現在他想做的事都還沒開始,國內暫時也沒有軟件企業上馬這個項目,就先拉一群人馬攻攻關,要是做成了那最好,自己創業之初就先用起來,免得後來再改這動那的。

而且,就單說軟件,針對不同的企業,不同版本的軟件,價格可以從j萬賣到j百萬,內核都差不多,就是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做一些調整優化,而且後期的維護和培訓同樣可以賺錢。

要是自己開發不成,那也可以試著做國外軟件的代理商,輔導企業上這套系統,從前期咨詢,中間指導,到後期維護,也能賺不少。

如果代理也做不了,那最後自家公司上這套系統的時候,總算有j個懂行的人,後期的維護也會省不少錢下來。未完待續

ps:ps:真不是水字數,這個計劃對馮一平,對後續都很關鍵,就花了點篇幅做個簡短的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