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交心(2 / 2)

「只是你知道,快遞原來政策不允許,郵政法明文規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的寄遞業務由郵政企業專營,」

「對,我知道,」張必興點頭,「但沿海那邊,其實90年代就已經在做,」

「對,但是從法律上來說,其實到現在為止,民營快遞企業,業務本身就有非法嫌疑,你留意了相關新聞嗎這兩年還好,前幾年,地方郵政部門查抄民營快遞公司的事件屢屢出現,」

「沒辦法,現在的郵政,既是機關,又是企業,既修法,又執法,我們怎么跟它爭蠶食它的業務太多,它隨隨便便一個罰款,就全部收了回去,你知道,我是最不想沾上這樣的麻煩事,」

「所以這事不是沒想,是一直在等著合適的時機進入,到現在,雖然政策依然沒變,但是我們的發展戰略,讓我們必須要進入這一領域,」

「本來我已經跟金總說過,同意你在這一領域內部創業,畢竟你把計劃書交給金總的時候,公司的快遞項目,還沒有正式啟動,但你後來為什么主動放棄我希望你心里不要有疙瘩,如果你現在有意,我們依然可以改,把快遞項目,當成你的內部創業項目,」

「不,」張必興連忙擺手,「金總但是說的,跟你的意思一樣,我做出那樣的選擇,並沒有受到任何壓力,我不能把公司已經計劃和籌備的項目據為己有,」

「而且不僅是創意,我的計劃中,將會帶很多物流公司的人一起到快遞公司,這樣,那就等於是從項目創意,到資金,以及人力,全都要靠公司,我怎么好意思說這樣的項目,是我的內部創業項目」

他說得挺誠懇。

「呵呵,總之,有一點我希望你能明白,我個人,是衷心的希望,我們的每一位主管,都能和公司一起發展壯大,不管是堅持在原崗位還是進行內部創業,小河有水大河滿嘛,」馮一平說。

當一個公司規模大了以後,當一個公司有了些年頭以後,難免會固步自封,難免會停滯不前,而內部創業,可以說是讓一個公司煥發活力的一個有效途徑。

被自己人否定掉,總比被外人否定掉,甚至干掉要好吧,馮一平是希望把內部創業,當作一個長期的政策,不希望張必興這件事,對此帶來不利的影響。

「我完全理解和相信,也請馮總相信,我是真沒有任何意見,我也多次和其它同事解釋了這事的前因後果,」張必興說。

這是個聰明人。

「還有馮總,現在真正做起來以後,我才發現,這一行是有多麻煩,物流公司主要針對的對象是公司,而快遞公司,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個人,」

「物流公司的一車貨,可能只針對三四個客戶,而快遞公司的一車貨,可能就有幾百個客戶,」他搖頭,「看著我們的雇員規模,有時我是真的頭大,但是,在目前,這好像是一件無解的事,要想提高客戶滿意度,就必須擴大我們的員工隊伍,」

「我認為,就是在將來,哪怕通過技術手段,能讓我們的投遞更專業,效率更好高,雇員數量,依然會是一個讓我們頭痛的問題,」馮一平說。

後來的幾大快遞公司,誰家不是雇員數以十萬計

「這確實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我只能一個准則,我們一定要更注重服務質量,而不是發展規模,服務質量是本,是基礎,這個基礎如果不牢,建在上面的規模再大,那最終也是虛幻,」

「哦,我明白了,」張必興說,「所以這就是你讓我們先重點發展珠三角和長三角絡的原因」

「對,是基於這個考慮,同時,也是因為這兩個區域,是快遞業務這個大蛋糕上,最美味的一塊,也是我們的線上平台,主力要銷售的地區,你知道,這兩個地區,個人電腦的普及度最高,」

「呵呵,」張必興也笑了起來,「那我就力爭,把這兩個地區,經營成我們的堡壘,」

「我很期待,針對快遞業務,我們也正在從軟硬件兩方面雙管齊下,我相信,這方面的投入,將很快提高我們的業務水平,」馮一平說。

至此,他把特意把張必興叫到自己車上的目的,已經完美達成。

物流和快遞公司這一塊,算是穩了。

魯賓已經驚叫起來,「喔,真是壯觀,」

碧空下,一座雄關,傲然矗立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