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一潭死水(2 / 2)

汽車行業,和馬斯克所從事的航天行業一樣,同樣是一個非常排外,完全沒有共享精神的行業。

馬斯克和特斯拉後來決定,向所有的同行開放自己的專利,除了想讓更多的人把這個蛋糕做大,怕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

在這一點上,馮一平倒有些喜歡國內的汽車行業。

雖然國內汽車准入很難,但是至少國內汽車行業共享精神還不錯。

他清楚的記得,在sv剛火起來的那一陣子,市場上那么多品牌的sv,可能最大的不同,也就只有品牌,從零配件,到生產工藝,到生產線,可能都是一模一樣的。

當然,後來他們是不是步了類似美國汽車行業的老路,馮一平不太清楚。

「馬丁,我覺得,你是不是可以轉變一下思路這些成名已久的專家,會分外愛惜自己的名聲,而且由於優渥的收入,他們不敢也沒有創新的勇氣,所以我認為,說服他們加盟,可能會比較難,就是這樣的人,加盟我們這個年輕的公司,究竟是助力還是阻力,還真不好說。」

「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從這些專家的年輕助手入手他們有經驗,有技術,又好在思想並沒有固化,更重要的是,他們並不會反對創新和改變,你認為呢」

「謝謝你馮,你說得很有道理,我會調整目標,主要找那些中青年的專家,」

托非常善於搞宣傳的馬斯克同志的福,馮一平又一次在美國登上了頭條,不過,這一次,不像他之前帶領旗下公司成功上市的那兩次一邊倒的褒揚,倒有點像他的藍海戰略剛在美國面世的那會一樣,有些褒貶不一。

不過,對他那本書的爭論,看起來還是學術之爭,但是這一次對馬斯克那番豪言的爭論,倒是像地域之爭。

西部的媒體,非常支持馬斯克、馮一平,還有他們初創的特斯拉,不少報道都很有預見性的說,「我們相信,美中兩國這兩位優秀年輕人的此次合作,將在未來顛覆這一行業,」

「也許現在的特斯拉,是個還不會走路的嬰兒,巨頭們可能會對他不屑一顧,但是,我們相信,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模仿和跟隨者投入這個行業,到那時,那些墨守成規,長時間沒有創新的汽車業巨頭,終將會顫抖。」

至於東部的那些媒體,則是像打了雞血一樣,在報道里對特斯拉和馬斯克的豪言,極盡嘲諷之能事。

底特律新聞報說,「兩位所謂商業天才的現實版格林童話:他們甚至都不會換一個輪胎,現在卻揚言,要顛覆整個汽車行業,」

底特律自由報說,「在我們成千上萬的科研人員為了新技術而努力工,當我們的生產廠幾年更新一次我們的汽車產品時,馬斯克卻說,我們汽車行業已經太長時間沒有經過改變;當汽車領域的頂級專家們紛紛表示,這一行的研究,還有非常長的路要走,連他們這些走在行業前沿的人也看不到終點的時候,馬斯克卻說,傳統汽車制造業已經走到了盡頭,」

「我們都知道,天才的馬斯克先生,把每個人都當作一台電腦,我們善意的提醒他,是不是應該檢查一下自己的軟硬件,因為正常的邏輯,推導不出這樣的結論。」

馮一平看到這里,忍不住想笑,馬斯克的這個觀點他知道,他是真的把人和電腦拿來作類比,他說,一個人的硬件就是他的身體和大腦,他的軟件是思考方式,思考方式、價值觀、習慣和個性。

所以馬斯克一直認為,學習,就相當於下載數據和程序到大腦的過程,在教室里聽老師上課,就像是慢得離譜的下載,他因此更喜歡自學,這也是為什么這個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家伙,後來反而被人們譽為「鋼鐵俠」的緣故,他自學學到的東西,比在商學院學到的更多。

不知道馬斯克看到東部的這些報道作何敢想,反正現在的馮一平,覺得這些報道還不夠,眼下鬧得還不夠大,因為沒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出來反對。

這些重量級人物的反對,其實是對特斯拉免費的宣傳,會讓更多的人關注他們這個初創的公司,鑒於推出產品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特斯拉在公眾面前持續保持熱度,非常重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