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實在(2 / 2)

再看腳上,馮振昌穿著一雙牛皮鞋,而他老伴,則穿著一雙手工的布暖鞋。

這兩位全身上下,最值錢的,應該是他們手上那基本款的手表,那兩塊表,怕是得萬元上下。

老實說,不看他們手上的表,他們這樣的裝扮,在趙局長和同行們的縣城里,都算得是一般,相信除了熟悉他們的人,任誰也不會覺得,這兩位竟然是馮一平的父母。

趙局長已經悄悄的脫掉自己穿著的帶著厚厚毛領的皮大衣,他這件皮衣,從價格上講,就是穿在馮振昌身上,也不會辱沒他首富父親的身份。

圍過來的領導里,不止一位在做這樣的事。

有些攝像機,還是在工作,馮振昌不需要,但他們需要這樣的影像。

但如果就這樣拍下來,馮振昌他們的朴素,會映襯得他們這些人有些奢侈這顯然就不太好。

「馮總,非常感謝您的熱心,您所言極是,有了這些衣服和糧食,我們那的不少鄉親,這個冬天,日子肯定會暖和些,」

「我們那的鄉親,真是苦啊,地少不說,尤其是缺水,好多人家,一年辛辛苦苦熬到頭,連口糧都不夠,」

「我們知道,我們知道,」馮振昌連連點頭。

他們現在也有時間和心思,來關心國內其它地方的情況。

他們這才知道,國內其實有不少地方,竟然比他們這里還要辛苦。

他們自分田到戶以後,日子是不太寬裕,但無論如何,飯總是能吃得飽,但國內竟然有那么些地方的農民,現在連飯都吃不飽。

從家里的日子富起來,到現在豪起來,他們老兩口並沒有跟風的去信佛,或者更洋氣的信基督教,但是一些觀念,確實有了很大的改變。

可能也是受兒子影響,在捐款幾次之後,尤其是捐建鎮里的那所高中之後,他們收獲了極大的滿足,現在都不用兒子做工作,自己都會主動做慈善。

原本,他們都是向一些機構直接匿名捐款,直到今年中秋,馮振昌拿著支票本,來到他經常捐款的那家機構,在市里的分會。

因為他這是第一次到市里捐款,接待人員不清楚他的身份,之後發生的不愉快,不但讓他再也無心向那家機構捐款,更是懷疑起自己以前的那些捐款,究竟有沒有用到實處。

於是這一次,在兒子的支持下,他們改變了方式,改捐實物,而且看起來是相關人等不太能看得上的東西。

這一次,他們對西北的那些貧困農民兄弟的捐贈,也是他們捐贈金額最大的一次,整整三千萬老家面館的收益,包括兒子的那部分,都在他們手上,這些年下來,積累了不少。

看馮振昌很感同身受的樣子,趙局長決定趁熱打鐵,「自然環境太差,雖然我們都很努力,但鄉親們近幾年的狀況,怕還是挺艱難,」

「我了解,你放心,這肯定不是最後一次,」不等他話說完,馮振昌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喔,這就好來的局長會長們,齊齊松了一口氣。

國內像馮家這么豪的,目前還真沒有第二家,但是國內像他們那一樣困難的,可不止一處,他們最擔心的,就是馮振昌他們這樣的捐贈,是一次性的行為。

「明年能不能麻煩你們,把那邊困難家庭的鞋碼統計出來或者是提供一些支持,我們派人去做也行,明年,我們想為他們提供合腳的棉鞋,」馮振昌看了看自己腳上的鞋說。

鞋這個事,他們夫妻倆印象深刻。

兒子還是在初中以後,才穿上花錢買的鞋,此前都是穿手工做的鞋。

尤其是冬天,穿著布做的暖鞋,哪怕是釘了掌,遇上雨雪天氣,免不了會打濕,那會一到冬天,他的腳總會凍,而西北那邊,可是比他們這要冷得多,想來有不少孩子,也需要一雙質量不錯的皮棉鞋。

「到時我們訂購也行,讓自己的工廠生產也行,一定做到每人一雙,」

趙局長和同行們交換了一個眼神,這國內,像馮家這么實在的富人家,也是不多,他們真是太實在了些。

看起來,這位馮總好像挺好說話的樣子。

「馮總,其實你們的心意,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更快捷的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鄉親,比如,直接折算成錢,」趙局長說,「那樣其實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