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達成目的(2 / 2)

截至目前,站出來明確支持嘉盛傳媒決定的影視公司,已經高達四十三家,針對這件事表態的藝術家,也過二十位。

他們不少人都說出了和馮一平一樣的話,「我們經常聽到有的演員,因為在好萊塢有一個試鏡的機會,而苦學好幾個月的英語,為什么在內地拍了一部部的電影、電視劇,到現在卻連在采訪的時候,都不能用普通話把一句簡簡單單的問候語說清楚?」

「這是敬業?這不是傲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

「更值得深思的是,在我們的一家公司,終於決定對這樣的情況說不的時候,可能會受影響的那些人沒表態,反倒是我們的一些年輕人紛紛表反對意見?」

「……我們的教育戰線,應該反思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我們究竟應該讓現在的年輕人,豎立怎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老藝術家們這樣的話,大多數年輕人,一向是不耐煩聽的,但是今天,他們這樣的話,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支持。

我們說到底,還是一個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的國家,遇事,尤其是在一些影響面較大的事時,都是采用非常溫和的態度來處理。

那樣溫吞的表態見得多了,很多年輕人其實喜歡嘉盛傳媒這樣干脆利落的說不。

聽到嘉盛傳媒明確的說不的時候,不少年輕人,感覺有一股氣從尾椎骨一直通到頭頂,整個人頓時神清氣爽了不少。

而陳韜適時的表態,更是讓不少年輕人躁動。

在晚間接受某網站的采訪時,他說,「在做出這樣的決定的時候,我們不是沒有預想到會面對怎樣的一種局面,相反,我們想得很清楚,我們預見到,我們應該會遭受各種指責,甚至會成為眾矢之的,但我們還是決定這樣做,」

「真的勇士,就是要敢於橫眉冷對千夫指,對有些不良的習氣,我們就是要義無反顧的說不,」

「只要對這個行業,對這個社會有益的事,嘉盛傳媒不管頂著怎么樣的壓力,現在和將來,都一定會堅持去做,」

受這些言論的影響,網上支持嘉盛傳媒的聲音,很快蓋過了那些反對聲,甚至有網友還引申到了其它地區,「對那些不會說普通話的韓國明星,是不是也要同樣對待?」

「對,我是喜歡他們在國內拍的作品,可是,看著在布會上回答提問,他們身後都得站一個翻譯,以前也總覺得有些怪異,不太舒服,現在明白過來,他們的態度,也相當不端正,」

「都在我們這兒賺了那么多錢,卻沒想著學學中文?」

…………

而這個晚上,宋慧儀和她的團隊,那真是有些喜憂參半。

他們沒想到的是,自己一個布會,竟然會引來這么大的反響,和他們預計的一樣,宋慧儀這個名字,迅的被內地很多民眾所熟知。

他們同樣沒想到的是,現在事情的展,已經完全出了他們的預料。

一是在今天知道她名字的不少內地民眾,對她沒有好印象,覺得她明明不占理,卻還叫屈,擺出一副受了欺負的樣子來。

另一件事是,經過網上這樣的討論,似乎馮一平的那個規矩,接下來怕是真的會不可避免的成為一個行業新規,港台明星再來內地拍戲,怕是必須得說普通話。

她的經紀人陳小姐有些低沉的掛掉電話,「公司和協會,都覺得我們今天有些太過操切,」

「我也沒想到啊,」宋慧儀也覺得有些棘手。

她清楚得很,如果那項新規落實下來,肯定有不少人在學普通話的時候,會對自己一肚子火因為那些家伙顯然不敢生馮一平的氣。

但是,她對這,其實是無所謂的,不管是好印象還是壞印象,只要讓內地民眾迅知道自己就好。

自己的目的達到了,還管其它人的死活干什么。

而且,要讓內地所有的民眾,對自己有個好印象的辦法也簡單,

要是自己也能在三個月內,學好普通話,她相信,今天還討厭她的那些內地民眾,一定會轉而喜歡上自己。

「當務之急,是馬上給我幾個水平高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