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出手(2 / 2)

那再接下來,即便o6年還到不了5ooo萬美元,也會非常接近,而o7年,自然肯定不止5ooo萬。

雖然營收和市值,並無直接關聯,但一般而言,從一個公司的營收,大概可以判斷出這家公司的市值,在多少范圍內算合理。

如果一家公司的營收為5ooo萬美元,那它的市值2o億美元,顯然是在合理范圍內。

也就是,雖然現在用2o億美元收購狼廠,確實是有些虛高,但眼光稍微放長一到兩年,這顯然又是個合理的買賣。

尤其是考慮到收購狼廠後,對谷歌自身的業務,會產生的雙向增益,這無疑會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可是施密特,你也不能把他隨口的一個報價當真吧,從他們的股權設置上來看,我們就能知道,和以前一樣,robin沒有任何出售公司的意圖,」

狼廠的招股書中,說明了他們的股權設置,和谷歌上市一樣,他們也采用了雙重股權設置。

雙重股權結構,雖然股票收益相同,但與通常的一元制股權中一股一票、股東投票權一致的公司表決結構不同,雙重股權結構中的優級股,亦或叫原始股(通常是b股),每股所擁有的表決權大於一般股(通常是a股)。

狼廠設置的是,a股每股擁有1票表決權,而b股每股擁有1o票表決權。

而且原始股一旦出售,即從b股轉為a股。

他們進而依此設計了一個「牛卡計劃」。

這個牛卡計劃,其實就是防止在上市後,被其它公司收購——這個其它公司,一般都指谷歌。

這個牛卡計劃,有好幾層內容,其實就是好幾層關卡,最後有一點,當創始人所持的原始股,不足總股本的5%時,其它所有的股票,全都轉為a股……。

也就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只要robin這個創始人,不同意出售公司,那么,任何人都不可能收購狼廠。

要知道,按招股書中披露的數據,就他一個人,所占股份,就高達22.9%。

施密特這會,顯然是選擇相信對自己有利的可能,「他可是一家公司的負責人,他這樣的公眾人物,怎么可能不把自己的承諾不當一回事?」

「施密特,那是在私下場合,」馮一平提醒了一句,「而且,你還記得嗎,當初塞梅爾代表雅虎,來公司談收購,我們不是在他們同意當前報價的時候,幾次提價?或者說,此次提價?」

「那robin為什么不能這樣做?」

如果是在之前的招股會上,當著14o位基金經理的面,robin報出2o億美元,隨後馬上得到了谷歌的回復,哪怕是間接的,那他才真的下不來台。

至於在私下,這樣的話,他說是玩笑,那就是玩笑。

雖然,是的,傳出去確實可能會對他的聲譽有所影響,但那又如何?

有那個富豪,沒有點負面言論?

「不,他不能……,稍等,我接個電話,」施密特說了一聲,馮一平聽到他問了「怎么樣?」然後是大大的一聲,「啊?」

之後,施密特沉默了一會,「馮,你猜對了,他不承認,」

跟著恨恨的說,「我不會這么罷休的,」

但那又如何?他們ipo這事,你能攔得住嗎?馮一平心說。

…………

robin又有些頭痛的和那些蠢蠢欲動的投資人召開了一次會議。

他覺得,用蠢蠢欲動來形容這些家伙,真的是再貼切不過。

重點是前面的「蠢」字。

「各位,都到了這個時候,再有兩天,我們就能ipo成功,也就是,1oo步我們都走到了99步,你們難道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喊停?你們就不想看看,按市場對我們的追捧,ipo成功後,我們的市值會有多少?」

「就是不考慮其他原因,我們也可以想想,如果說我們今年美股能賺1o塊錢,其中的2.5,已經被我們花在這次籌備上市上,」

「為了ipo,花費了這么多人力物力財力,你們難道還真的不想看看結果?」

「我們再換另外一個角度想,上市之後,如果谷歌想收購,依然可以,但如果那時我們的市值,比預計的還要高,那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賣出一個更高的價錢?」

他這樣往前支的話,不是沒人看出來。

「那么,如果上市之後,我們的市值不理想呢?」有投資人問。

「谷歌不是已經同意了2o億美元的報價嗎?」 robin說。

這個時候,他又把施密特的報價給抬了出來。

「也就是,如果上市之後,股價不理想,你會同意?」

「是的,」但只有他知道,他這個看似肯定的回答,其實只說了一半,沒說的那半句是,「我會考慮,」

反正一條,只要這些家伙不投票中止上市,那么按照已經經過董事會同意的牛卡計劃,上市之後,他不同意出售,那就不可能出售。

「那我們同意,」

robin松了一口氣,終於搞定了這些難纏的家伙。

…………

搞定股東之後,剩下的問題,倒是都好說。

8月2號,他們和承銷商舉行了新一輪的會談,之後把定價再一次提高,提高到23-25美元。

之後,在8月4號,在預訂掛牌的前一天,在最後定價的截止時間,18點之前,經過創始人、管理團隊、股東代表、承銷商長達三個多小時的談論,他們最終把ipo的行價,定到了最高的位置,27美元!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施密特接受了多家知名媒體的一次聯合訪問。

而馮一平,對此卻毫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