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一章 過招(2 / 2)

但那又如何?他不在乎。

美國,不是一向標榜言論自由嗎,那我自由的表我的觀點,有什么關系?

再說,在國內,他還顧忌相關的影響,要考慮政治正確,但對美國,他還考慮個什么政治正確?

「我覺得,好像不存在帶給你什么壓力吧,」馮一平笑著說,「難道部長先生,和其它的政府高層,也認為危機已經過去?」

「不應該吧!」

「我們都知道,房地產市場依然保持著頹勢,只要房價回復不到o6年以前那樣大幅上漲的狀態,就依然會有更多的人還不起銀行的貸款,」

「也就是,那些房產證券,還是會越來越不值錢,再加上投資者的恐慌情緒,這個趨勢,怕是不可能逆轉,」

「其結果會是,投行和投資者們的損失,會越來越大,市場的流動性,會越來越緊張,波及和影響的行業,會越來越多,」

「到時,會有更多的公司,因為經營面臨困難,而不得不裁員來節省開支,於是,又會增加一些因為還不起房貸,而出現信用違約的民眾,」

「在這樣的大趨勢下,民眾將不得不被迫或者自願的節省開支,消費的意願下降……」

「消費指數暴跌,油價目前依然在繼續走高……所以,經濟增長肯定會放緩,」

「經濟增長放緩,反過來又會影響到就業和消費……」

「……不好說這會是惡心循環,但在這些多方面合力的作用下,這個危機的能量,一定會越來越大……」

「基於這些理由,我想,很多人都能得出這樣的判斷,對吧,」

保爾森靜靜的聽著馮一平的言,沒有任何打斷的意向。

他也在仔細的觀察這馮一平,距離他們最後一次會面,也已經過去了近兩年的時間。

這兩年過去,他自己到了一個新崗位。

這個新崗位,面臨著很多的挑戰,他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內,輾轉騰挪,爭取多方的支持。

也是因為如此,他感覺,較之在華爾街時期,自己解決問題,以及和利益相關方溝通,最終達成妥協和一致的能力,明顯有了大幅提高。

但和眼前的這位年輕人相比,他的這些進步,真算不上什么。

他第一次見到依然在大學就讀的馮一平時,他雖然已經是一個不但在商業上有很高的成就,在學術上,也有很高成就的傑出人才。

但那時的他,明顯還有些青澀,在待人接物的時候,怎么說呢……還不是太有自己的節奏。

是溫和謙遜,但有時候控場的能力,明顯不足,也稍微缺乏一些自信。

但現在眼前這位依然年輕得耀眼,成就更讓人耀眼的年輕人,待人接物,已經非常的圓融,甚至可以輕易的讓自己跟著他的節奏走。

至於自信?

在別人的辦公室,而且是像他這樣的美國內閣中重量級的高官辦公室內,那自信都快溢到天上去了,簡直不能再自信了已經。

都已經在財政部長的辦公室里,招攬財政部長了,而這個財政部長,還是之前華爾街的皇帝——他還能如何更自信?

但偏偏,他這自信得很有底氣,而且又很有分寸,不會自信到自大自傲,讓人覺得討厭,只會為他折服。

對次貸這樣紛繁復雜的問題的認識,又比大多數專家,包括那位自詡為大衰退專家的美聯儲主席,還要看得清楚。

所以,他這些年的成長,才是快得讓人難以置信。

聽馮一平說完,他笑了笑,問道,「也是基於這樣的判斷,所以你在去年,就成立了那樣的一支基金,大額買進了讓華爾街的很多公司,現在都頭痛不已的信用違約互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