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無解(2 / 2)

「我自然對你有信心,只是,如果再這樣下去,你們之間,一定會分出一個勝負……」

「那不是我想看到的結果,」

「jerry,謝謝你的關心和好意,」孫正義看著清晨硅谷略顯冷清的街道。

「最近,我把現在知名的高科技領域的人物做了一個分類,所有這些知名的互聯網領軍人物,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像你,像比爾蓋茨,依靠技術,成為美國高科技領域的領軍人物,」

「一類,是像我這樣,通過資本的觸角,成功的進入it和互聯網領域,」

楊酋長點頭,「你的觀點很有新意,」

「那么jerry,你覺得,馮,他屬於哪一類?」孫正義問道。

這一下還真把楊酋長給問住了。

因為馮一平顯然不屬於前一類,硅谷的人都知道,馮是一個商科生,他自己也多次坦誠,連當初接觸過的那些不多的basic語言方面的專業知識,也早就還給了老師。

但要說他完全沒有技術,那好像也不對,別忘了,他頭上還有雲計算之父,大數據之父這樣的頭銜。

這些專業的計算機從業者都意識不到的問題,偏偏被他現,還形成了自己的理論。

如果做個類比,這就大概類似於知名的武俠作家金庸先生描寫的,那些並不會具體的招術,但卻總能在第一時間看出對手招數中的破綻,並迅給出應對方案的人。

但他依然不是一個會技術的互聯網大佬。

同樣,他也不屬於後一類。

是,他一開始在美國的展,確實都是以投資起家,無論是和電子地圖有關的decarta和navteq ,還是讓估計連對面的這位曾經有著互聯網皇帝之稱的孫正義都眼紅不已,對谷歌的成功投資。

但是之後,無論是他先創辦的nextdoor,還是成功的幾筆並購,以及自己創辦的facebook和youtube,加上目前熱度越來越高的特斯拉,徹底的讓他成為了硅谷最成功也最前衛的創業者。

但想孫正義這樣的後一類人,別說類似馮一平創辦的那些成功的公司,就是當初在互聯網泡沫的時候,他們創辦過哪怕一家前途不明,模式不清……什么問題都不能解決,只能用來忽悠投資人的性質的公司嗎?

沒有,他們和互聯網以及高科技領域的交會,全部都是因為投資,因為錢。

「看來你也意識到了,馮,他可以說是一個異類,」孫正義說,「你有想過馮這樣的異類,以後對我們可能會有哪些影響?」

「尤其是,你留意到了他最近的動態嗎?」

「我分析過,也許現在的他,已經不會再創辦什么公司,所有,他以後主要的任務,除了展好自己的公司,就是投資那些他看中的創業公司,」

孫正義站了起來,好像把他們所在的這家餐廳,當做了自己的辦公室一樣,「他竟然也開始把一部分精力,用來投資創業公司,」

「相比我們這些單純的投資者,作為創業者的他,和創業者們,肯定更有共同語言,」

「而現在誰不知道他卓的眼光?誰不知道正是因為有他制定的戰略,谷歌才能展得這么順遂?」

「再加上,他購並的那些公司,都有了更好的展,那些公司的負責人,都得到了額的回報,」

「而他又好像從來不缺資金,」孫正義嘀咕了一句,「我完全不相信福布斯上的排名,我甚至敢確定,榜上排在他前面的那些人所擁有的可以隨時用來投資的資金,絕不會比馮還多……」

「所以你想,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和他同時看上一家公司,那些創業者,是會選擇我,還是選擇他?」

你創業的經驗不如馮一平,眼光不如馮一平,聲望不如馮一平,對投資公司創始人利益的保障不如馮一平,以及,連資金都不如馮一平……

這就毋庸置言了,創業者們自然是會更傾向於選擇馮一平。

「可是,按你所說,推特,不就偏偏更傾向於你嗎?」楊酋長問。

「這只是個例而已,」孫正義面不改色的說。

其實他心里對這個個例都不太有底。

「你早就知道,在十多年以前,我就定下了目標,我就是只投資和互聯網有關的高科技公司,硅谷,理所當然的是我最重要的投資地,」

「而中國,會是另一個值得我大力投資的市場,」

「可有了馮這樣的競爭者後,你覺得,先別說中國,就說在硅谷,我還會有多少機會?」

那可能就得看,馮一平准備給你多少機會了。

而從目前的局勢看,他可能真不會給你什么機會。

「所以jerry,你明白我為什么要這么做了嗎?」

「不是我無端的要針對他,而是我不得不針對他,」

「針對得越遲,機會就越少……所以我這也是,不得已,」

「孫,我覺得,應該會有其它解決的辦法,」

「呵呵,」孫正義笑著搖頭。

哪還會有其它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