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賦能(2 / 2)

馮一平很想說一句,能不能來點實際的?

可是他知道,對華爾街這些巴不得一直都隱身在幕後賺錢的投行來說,他們才不需要擴大在普通民眾心目中的知名度,所以絕不會是在這個他們手頭確實也緊張的時候,拿出錢來表示慰問。

靜靜的聽馮一平打完電話後,老馬問道,「沒事吧,」

「我們沒事,但他們,快了,」他指著手機說,「連勞爾德這樣的人,現在都有些慌了,」

不然,勞爾德自然用不著這么委婉的向征詢馮一平的看法,尋求馮一平的肯定。

老馬對金融方面的問題其實不太懂,比如馮一平提到的流動性,他只能大概理解為錢少,但這並不妨礙他對一些問題有自己的判斷,「高盛的負責人都慌了,那問題肯定不會小,」

這大概就相當於一個人在股市進入熊市的時候,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該清倉,因此特意去問巴菲特對股市的看法,然後聽到巴菲特匆匆說一句,「我心里也很慌……」

那自然意味著,情況,糟透了,比你預想的還要糟糕。

金翎則關注另一件事,「剛才你說,高盛可能會受到美國國會的質詢,你呢,不會嗎?」

「高盛一定會,」馮一平說,「但我們,即使有,那也是走個過場,隨便讓個人去一下就行,」

他之所以在美國政府的救市方案,也就是向包括高盛在內的金融機構注資的方案出來之前,就斷定高盛未來一定會受到美國國會的質詢,那是因為,他知道高盛也購買了cds。

馮一平他們的基金購買cds,是建立在他預測房貸證券會下跌的基礎上,因此可以算是一種正常的市場投資行為,只不過比較大膽而已,就類似於預測一個現在正當紅,而且依然處於上升期的明星,未來不久就會糊掉一樣。

但高盛他們購買cds的性質,就和馮一平他們有根本性的區別。

一方面,高盛在向投資者出售包括次級貸款在內的cdo,向投資者吹噓,這些債券將會帶來多少多少的收益。

而另一方面,高盛又確定,這些cdo不但不會帶來收益,反而還會貶值,所以他們有購入cds合約。

這就像是他一邊對投資者說,嘉盛的股票接下來一定會漲,你就放心買,大膽買,因此大筆的收著手續費。

而實際上,他覺得,嘉盛的股票接下來一定會虧,所以已經在做空嘉盛的股票……

這樣不把投資者的利益當一回事的公司,又是在這樣的時候干這樣坑的事,未來怎么可能會逃脫美國國會的質詢?

再說,未來如果披露出高盛做空美林、雷曼兄弟這些同行股票的事,有人一定也會懷疑,是不是情況本來其實沒有那么差,美林、雷曼兄弟原本不會倒閉,次貸危機的影響,原本不會擴大,但高盛你為了自己做空的收益,所以在背後使勁?

再一想,等等,貝爾斯登之所以最後回天乏術,不恰恰是因為高盛「恰到好處」的「無意」泄露的一封郵件有關嗎?

所以這家伙,早有這樣的先例……

為了平息公眾的怒火,美國國會自然得找高盛問個明白。

「一邊,金融市場一塌糊塗,另一邊,黃金快飛漲,這真是到了一個亂世,金融亂世啊,」老馬感慨道。

「幸好,我們有你,現在不用擔心錢的問題,」他搖了搖頭,「國內,好多公司的日子也緊了起來,一方面,訂單在減少,另一方面,銀行的放貸,也越收越緊,」

是啊,盡管我們國家的金融體系,極大的抵御了次貸對我們金融系統的沖擊,但在這個全球化的今天,次貸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也不可避免的傳遞到了我們這個制造大國。

「說起這個,我有一個想法,」馮一平說,「你看,今年我們的資金比較充足,所以是不是可以這樣,依托我們的電商平台收集的數據,為一些信用良好,我們不是已經大致建立了一個粗略的信用體系嗎,就以那個數據為基礎,再從中挑選一些自身也有競爭力,但很難從銀行貸款的電商,提供融資支持?」

「監管機構會允許嗎?」金翎馬上問。

老馬卻馬上眼睛一亮,「為我們平台上的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這個好,這個好!」

「你這個提議啟了我,我覺得,我們還可以做更多,」

「金總的顧慮也很有道理,讓監管機構同意,至少短期內不可能,不過,以我們這樣的出點,只要我們一直努力,那就一定會成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