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注定是徒勞的期待(2 / 2)

此時華爾街的很多人都覺得,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後,音樂又恢復了正常,那當然是繼續跳舞。

此時在他們眼中,類似馮一平那樣,還堅持最難的日子還沒到來的人,自然就即將變成一個笑話。

然而對華爾街的一些高層來說,這個夏天,卻格外焦灼。

那些此時保持樂觀的,多是華爾街的普通職員,他們只要能保住工作,又有提成可拿,那么,他們就覺得萬事大吉。

但對類似於蘇世民這樣的大佬來說,如何讓自己的公司不至於成為下一個貝爾斯登,不至於像貝爾斯登那樣,以一個恥辱的價格被出售,才是最關鍵的事。

在高盛的勞爾德都有些慌了的情況下,蘇世民此時也淡定不起來。

他們不淡定的原因,其實看一個指標就看得出來。

雖然在貝爾斯登之後,在二季度,金融市場確實出現了一些好轉的跡象,但與此同時,美國經濟最重要的指標,失業率,開始了明顯的上升。

對於這些經風沐雨的華爾街老人來說,這只意味著一件事,金融危機的延遲效應,終於在實體經濟中酵,實體經濟正在開始衰退。

而這就意味著,一場更嚴重的危機正在醞釀之中。

美國經濟,說起來也簡單,它主要由消費驅動,消費占據了美國gdp的7o%。

而和房地產相關的投資,雖然只占gdp的5%左右,看起來相當不起眼,但卻能對經濟帶來重大的影響。

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因為房地產對材料、裝修、耐用消費品等,有著相當的影響,可以說起著牽一而動全身的作用。

而失業率和房價,又是決定消費和地產投資的關鍵性因素。

簡單說,失業率、消費、房價和地產投資,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在次貸危機前,成本低廉的按揭促使房價上漲,進而帶動地產投資,降低了失業率,促進了消費,繁榮的經濟又進一步增加了房地產需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次貸顯現之後,房價下跌,導致按揭違約增加,使按揭申請變得困難,令房價進一步下跌,在金融市場與地產市場間形成一個小惡性循環。

而現在,危機已經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失業率、消費、房價和地產投資之間相互扯後腿的大惡性循環,已經開始。

所以馮一平的論斷,無疑是對的,最難的時候,確實還在後面。

蘇世民對此並不是沒有預計,實際上,他在去年讓自己的公司上市,正是出於對這方面的擔憂。

不然,他憑什么把自己的公司的股份拿出一部分來,也就是,帶著一些人一起賺錢?

但他沒有預計到的是,情況竟然會糟糕到這樣的地步。

在去年,他的黑石,可不止收購了重資產的希爾頓,他們還進行了另一起金額更大的收購。

而非常不幸的是,那一起收購,也和房地產有關。

他們在去年2月——也就是房地產泡沫的高峰時期,以創紀錄的39o億美元,收購了美國最大的不動產公司eop,正式進軍商業地產。

雖然他非常警覺的在幾個月的時間里,就迅處置了eop旗下的一些資產,回收了過7成的投資,但剩下的那些房產中的不少,現在已經成為了實實在在的負資產。

加上他們在房貸證券方面的損失,再加上花了兩百多億美元收購來的希爾頓那一坨……

現在蘇世明一看到賬面總資產,以及因為不斷減去各種損失,而正在變得越來越小的公司凈值,先是心疼,後是頭疼。

而6月下旬,因迪美銀行的迅破產和被政府接管,讓他想想都心驚。

在這樣的時候,蘇世明又一次想起了馮一平。

…………

馮一平此時已經抵達硅谷,在去滿庭芳之前,他先去了一趟nextdoor園區,之後,又以和佩奇他們碰頭的名義,匆匆的趕往谷歌。

因為提前通過電話的緣故,他在路旁的一處停車場就看到了梅耶爾的那輛舊寶馬。

「嗨,」他有些激動的坐進去,看到梅耶爾竟然穿了一條束腹的長裙,「我說,這個時候,你就能不能不要想著凸顯身材?」

下一刻,梅耶爾俯身過來打開他這邊的車門,「你給我下去!」

馮一平:「我怎么就突然處處不受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