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大開眼界(2 / 2)

在禮貌性的笑容下面,是不屑,或者說,他這本來就是得意的笑,譏諷的笑。

蘇世明把那份報告輕輕的一丟,只說了一個詞,「bullshit,」

除了徐斌,其它人看起來都一點不意外。

西裝革履的華爾街名流們,只是在鏡頭面前,才會表現得溫文爾雅,在工作中和私下里,他們可向來不會吝於飆各種臟話。

蘇世明在眼前這樣的情況下,只說這樣的詞,其實還算得上講究。

這份報告的結論,投資損失了超過83%,也就是,只剩下了17%。

他們去年收購希爾頓,花了260億美元,按這份報告的結論,希爾頓現在只值不到45億美元。

那260億美元中,除了貸款的205億美元,他們直接投入了55億。

總的來說就是,那貸款的205億全部損失了不說,他們的55億,現在也縮水成了45億。

去年7月份值260億的希爾頓,現在還不值45億,蘇世明沒有直接指著勞爾德他們的鼻子大罵,已經算是很克制。

「勞爾德,黑石這么有誠意的和你討論債務問題,你就用這樣的一份垃圾來對待我們?」

「呵呵,」勞爾德笑著看了自己這邊的幾個人一眼,又看了對面的幾位一眼,搖了搖頭,「史蒂芬,那是因為,是你用我們的貸款,投資了一個這樣的垃圾,」

徐斌又有些不能適應。

雖然他知道這是討價換件,但是,希爾頓這樣的「垃圾」,真是我心心念念想撿到的。

「垃圾?」蘇世明也笑了,「如果我沒記錯,去年黑石啟動這個項目的時候,包括高盛在內,都嫌自己分到的份額不夠大?」

這也是事實。

在黑石去年向銀行團推介這項業務的時候,銀行門確實是搶著借錢,因為那不但能拿到不低的利息,這些貸款,他們還可以在市場中用資產證券化的方式,置換出流動性來。

但誰知道,市場之後很快就急轉直下?別說是置換出流動性,別說是不低的利息,如果不是自己向馮一平提了這個建議,黑石估計早就要和他們商量債務重組,也就是減免一部分本金的問題。

這就是所謂的此一時彼一時。

「史蒂芬,」勞爾德換了一個更舒服的坐姿,「去年我們之所以那么積極,主要是因為你,我們相信你這個老朋友,所以才全力以赴的支持你,」

蘇世明都不屑得去反駁他這話,相信我?全力以赴的支持我?

說白了,還不是因為有利可圖?

「可是史蒂芬,我的老朋友,你是怎么對待我們的信任的?你知道這200多億的貸款,在現在這個時候,對我們大家有多么重要?」

「但黑石是怎么做的?有認真的考慮過一次償還我們的貸款嗎?哪怕只是償還一部分?」

他的副手,身材高大,但頭上同樣沒什么頭發的加里科恩馬上捧哏,「我們從來沒有聽到這方面的消息,我只是聽說過,他們准備讓我們減免債務,」

「完全可以理解,」康明斯笑眯眯的點頭,「在很多時候,處於優勢地位的,並不是債權人,而是債務人,」

「那些有著強大實力和影響力的債務人,尤其如此,」

勞爾德總覺得,康明斯說這話的時候,看自己的那一眼,別有深意。

可是拜托啊大兄弟,高盛之前並不是拖著你們的cds合約的尾款不付,只是我們雙方沒有在有關問題上達成一致,不是嗎?

徐斌看著對面的蘇世明,面對著一波接一波的譏諷,臉色越來越青,感覺這一次真是大開眼界。

華爾街的大佬們,談這樣的大生意,都是這么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