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准備(2 / 2)

解決的問題,並不是沒有,簡單點說,這些金融機構最大的問題,就是高杠桿,賣掉資產,自然是降低杠桿的一個辦法,但要說見效快的,還是給他們直接投資。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你購買100萬美元的問題資產,只是解決了100萬美元的問題,但如果你給他們投資100萬美元,就是按照10倍的杠桿,也能支撐1000萬美元的資產。

也就是,直接投資的效果,會是購買資產的至少10倍。

問題就在於,政府花錢購買問題資產,還可以當作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你買我賣而已,但直接投資,那就相當於是把那些金融機構國有化。

所以他們有些猶豫。

在馮一平看來,保爾森他們的猶豫,說到底,還就是矯情,對兩房,對aig就已經這么干過好嗎,既然都做了初一,到了十五的時候,還有什么好猶豫的

也不知道他們會猶豫到什么時候,也不知道到他們終於下決心采取行動的時候,美國股市會是什么狀況。

至於大摩,說實話,他還真不擔心它會倒掉,不說美國政府,他想,就是高盛,可能也不願意看著大摩倒下。

一些對手倒掉,是好事,但如果一個對手都沒有,那同樣也不是一件好事。

這也是他那天回答周老師的提問時,建議他們再等等的原因。

坦白說,入股黑石,並不能像入股大摩那樣緊迫。

入股大摩,確實是過了這個村可能就沒有這個店,但黑石,可遠沒有大摩那么搶手。

加上黑石對國內市場有那么多想法,這就讓我們在黑石面前,總是會有優勢。

既然如此,馮一平覺得,不如先等等。

他確定,在甩掉了希爾頓和手上的一些商業地產,成功的降低了杠桿之後,黑石應該不會出問題,但受大環境的影響,它的股價,還是大幾率會繼續降。

他已經聽到了國內的一些言論,聽說因為這兩天大摩股價的下跌,就馬上有一些專家們,在批評中投的投資決策,其中的一些,也有影射他的意思。

因為高盛的股價,同樣也有下跌。

這樣浮躁的時代啊,有太多的專家,會為了露臉的機會,為了錢,臉面啊,節操啊,全都不要。

他們根本就不在乎,按照和大摩的投資協議,只要大摩不倒閉,股價都可以調整。

當然,這樣的言論,已經不能對馮一平有絲毫影響。

到現在,他成功的收購希爾頓,還是國內熱議的話題,這甚至比當初收購奈飛帶來的震動還要大。

倒不是因為這次收購希爾頓所涉及到的資金更多,主要是在國人心目中,相比奈飛,希爾頓要更知名,也更貼近大家的生活。

而更讓大家津津樂道的,是去年黑石收購希爾頓的時候,花了整整260億美元,而今年馮一平的公司從黑石手中接手過來,只花了56億,還不到60億美元。

對不了解其中緣由的大多數人來說,他們當然覺得,馮一平這就是賺了200多億美元,撿了一個200多億美元的大便宜。

那可是200多億美元,就是按6.8的匯率來算,那也是超過1300億美元人民的幣啊

盡管撿了這么一個大便宜的人,是馮一平,但架不住大家也跟著高興,這當然也是因為,在國際上,在商業上占這么大的便宜,這還真是頭一回,以往都是各種老外輪番的占我們的便宜。

而幫助他們達成這一願望的馮一平,無疑又一次被大家各種稱贊,這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現在一提起馮一平,必說「我們的一平」的人,又是大幅上升。

而上周末在全球同步上線的舌尖,和原來一樣,迅即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雖然馮一平對此有著全盤的計劃,但在大家的認知中,紀錄片,是屬於那種不賺錢的投資,而嘉盛傳媒,又是國內第一家制作紀錄片的民營公司,這無疑又為他狠狠的贏得了一大波好感。

在這樣的時候,那些許的旁敲側擊,含沙射影的針對,就像是蚍蜉撼樹一樣,根本不會對他造成任何影響。

尤其對今年的馮一平來說,大眾這樣的支持,又格外的關鍵,他後天的英國之行,便也有進一步在國內刷好感的打算。

黃靜萍不太了解這些,她打了一個哈欠,「夜深了,」

馮一平馬上懂了她的意思,嘿嘿,夜深人靜,孩子睡著了的時候,就是,那啥的好時候哦

上拉加載下一章 s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