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發難(2 / 2)

「相信大家也有體會,這些年,國內的生產要素中,人力成本上漲迅速,這個趨勢,同樣不可逆,不久,我們就會面臨著歐美同行也頭痛的那個難題:工人工資越來越高,」

「能最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提高我們產品的附加值,」

談到這里,插話的人多了起來,形勢好不好,現在不用馮一平說,大家都清楚,未來幾年,應該不會有過去那么舒服。

但是在座的這些人,可不是沿海那些主要以出口為主的公司,他們都是多元化發展,也沒有在外銷那一棵樹上吊死。

哪怕外銷在他們總營收占比較大,他們其實也不擔心,經濟好的年月,競爭同樣激烈,現在這樣的形勢,不過是意味著競爭會更激烈一些而已,他們還是有信心和辦法讓出口增長,不過,收入多半會下降一些而已。

但人工成本的上漲,卻是一個影響長遠的問題。

雖說這幾年大家也一直都叫著自主創新,加大研發投入之類的話,但實際上,在生意做得順手,現有的設備和公益生產出的產品,依然有很好的市場時,願意在研發上大手筆投入的,還真沒有幾家。

在幾年前,所謂的人工成本,真沒幾個人會在意,我們最大的優勢,不就是人多嗎

人多工作少的時候,哪還用擔心什么用工成本增加

但現在,和馮一平說的一樣,有些確實,確實越來越明顯,其中最明顯,莫過於近兩年,有些工廠,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招工難的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提高工資待遇。

看來,人口紅利,確實已經漸漸到頭。

而同樣的產品,摒除匯率和原材料波動的因素,它的銷售價格每年同樣都在下降至少很難提高,也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固然還有其它的辦法來降低成本,比如把工廠向綜合成本更低的西部或內陸地區轉移,但那不過只是延緩,而不是解決。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確實如同馮一平所說,只有加大研發力度,提高新產品的附加值。

「未來我們面臨,還不僅僅是人力資源成本上漲的問題,」馮一平漸漸的把今天的話題,朝自己想談的那個方向轉移,「另一個大項成本,就是土地的使用成本,」

「這兩年,房地產的價格是節節高升,這自然導致商業用地的成本,也是步步高升,」馮一平搖頭,「我們的便利店、快捷酒店看看現在的房租,再看看幾年前的房租,都覺得,短短幾年,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好多人心說,果然,馮首富還是談到了這個問題啊,不過,這確實也是個問題。

這時,一位知名房地產公司的負責人說道,「這些年,我們的拿地成本,也在高速飆升,」

這倒不像是反感馮一平的態度。

馮一平朝他點了點頭,「我一直覺得,這方面的發展,真的有些不健康,這次經濟危機的結果充分證明,市場經濟,並不是萬能的,而我們把解決居民的安居問題,卻全交由市場,官方全部放手,」

「而即使在信奉市場經濟的歐美發達國家,他們也沒有把這個問題,全部交由市場,」

「發源於美國的這次經濟危機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很多人都看到了房地產所帶來的高額回報,所以連那些並沒有多少實力的人,都入手了幾套房產,而國內,現在也有這樣的趨勢,」

「我看,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用不了多久,我們發現,那些在去年年底,還鼓吹股市會突破萬點的專家們,他們所說的話,並不全是廢話,」

「首都的房價,還真有可能如他們所說的一樣,達到8萬塊一平,」

「想想到了那一天,我們的用地成本,會有多高我們要開除多少薪水,才能留住那些企業發展所急需的人才」

正在說著自己觀點的馮一平沒有留意到,會議室中的有幾位,此時都笑著看向一個方向。

在馮一平准備進一步闡述自己觀點時,那個方向上的人開口發言,「馮總,你一直都在批評我們的房地產行業,批評高房價,但據我們所知,你自己,正是高房價的受益者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