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來吧 一起放衛星(2 / 2)

「雖然目前大部分網絡的連接來自陸地和海底光纖電纜,但這些基礎設施的鋪設受限頗多,這導致有些地區的互聯網接入率非常低,一些地區的高速,並不會減少互聯網鴻溝的存在,」

「我也在考慮,包括我們兩家啟動的氣球和無人機的計劃,其實,都受限頗多,更主要的是,影響同樣會很有限,」

「所以,我們為什么不考慮更有效的方式?」馮一平問他們。

「馮,你最近是又在思考摩托羅拉失敗的原因嗎?」布林問。

他之所以這么問,是因為如果說,沃爾瑪是利用衛星的成功代表,那么,摩托羅拉,無疑是利用衛星失敗的代表。

上世紀80年代,手機的通話還不是那么可靠,一次,摩托羅拉的工程師巴里?伯蒂格的妻子,在加勒比海度假時抱怨說,她無法用手機聯系到她的客戶客戶和朋友。

這個應該是超級妻管嚴的家伙回到家以後,和摩托羅拉在亞利桑那州工作的衛星通信小組的另外兩名工程師,提出了一個讓人興奮的解決方案:建造一個可以為全球所有地方提供無線通話支持的全球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他們設計出一個共計需要77顆衛星的星群,因為和擁有金屬元素銥有 77 個電子一樣,因此這一計劃被稱為銥星計劃——後實施中出於技術和成本的考量,只使用了66顆衛星。

1998年,摩托羅拉耗費了大量資金的銥星系統成功建成,但因為種種原因,包括地面通訊技術獲得了高速發展等,這個項目在建成後就很快負債累累,最後,銥星系統以2億的跳樓價,打包賣給了美國軍方。

而單摩托羅拉,就在這個項目上花費了34億美元,摩托羅拉後來的頹勢,和銥星計劃的血虧,可以說有不小的關系。

馮一平笑了笑,「我是看了相關的資料,但銥星計劃的失敗,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何況,那時失敗,並不意味著現在會失敗,」

「我們知道,衛星通信,其實已經不算是新技術,問題是衛星通信和衛星上網服務資費高昂,遠非普通大眾能夠接受,」

「關鍵是,功能還有限,」

在當時,衛星這樣聽起來高大上的玩意兒,因為技術的限制,所能提供的網速其實很慢,甚至都無法做到支持在線視頻播放。

但用戶的日均費用,可能高達200美元每天。

「但這些年,衛星技術同樣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讓衛星體積越來越小,功能卻越來越好,」

「而馬斯克的spacex、亞馬遜等公司正在研發的火箭回收系統,能大幅降低發射成本,」

「加上多波束天線、星上處理、頻譜復用等技術,以及新的tcp版本和改進的tcp加速機制,顯著提高了基於衛星鏈路的tcp性能……這些,使衛星寬帶通信,已經成為現實,」

「我咨詢過專家,他們認為,讓網絡以接近光速的方式在真空中傳輸,並不是太大的問題,因此,完全能夠設計出比光纖電纜在地面上傳輸數據快50%或者更多的衛星系統,」

他總結道,「隨著寬帶衛星通信系統和空間組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逐漸從地面網絡擴展到空間網絡,衛星通信逐步進入互聯網應用時代,是不可逆的趨勢,」

「是啊,」佩奇也拿起一瓶啤酒,「今年,都可以說是互聯網衛星的元年,」

他這說的是,oneweb公司已經在不久前宣布,啟動世界上最大的衛星互聯網計劃,發射648顆衛星建立一個覆蓋全球的低軌道衛星網絡,後續還將發射2400顆衛星,以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服務……

雖然看起來,他們並沒有實現這樣龐大計劃的資金實力,目前也沒找到可靠的投資者,但因為他們的這個計劃,確實讓很多機構和公司,都關注到了這一領域。

馮一平拿出手機,「我們不說因為基礎設施的不健全,所導致的互聯網鴻溝,就說目前99%的洲際通信,都是通過海底電纜傳輸,而通過衛星系統傳輸的,只有不到1%,就可以看出,這個領域,有多大的增長空間,」

「我這里有一份報告,可能在未來的幾年,衛星寬帶行業,營收都只有幾十億美元,但隨著網絡規劃的落實和消費者上網習慣的改變,到 2020 年以後,這個行業的營收,將突破到200億美元,到 2030 年,很可能將增至500億美元,」

「我們相信你的判斷,」佩奇說,「但是馮,至少1000顆衛星?」

「是的,至少1000顆,」馮一平拿起一顆草莓,輕描淡寫說,好像他說的是1000顆草莓一樣,「但最終可能會是2000顆,也可能會是3000顆,」

「放心,」他笑道,「這樣的衛星,造價不會太高,大概,也就50到100萬美元一顆吧,」

佩奇看著布林苦笑,一顆是不貴,但你這可是至少1000顆,加上發射費用,加上地面接收站……這哪里會是一個小項目?

「拜托,」馮一平搭著他們兩個的肩膀,「沒人比我們更清楚,沒有死角的網絡,以及更快的網速,對整個行業,對我們公司的發展的意義,」

「想想吧,如果家里的光纖,能和太空信號相連,並且下載速度達到200兆,上傳速度最少也有50兆……這樣無所不在的衛星信號,還能讓你的汽車等隨時聯網……」

「那會是,一個多么美妙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