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2 / 2)

我覺得,喜歡看商業的書友,有兩種,一種是覺得只要主角能明白,就是自己公司的錢,也不能隨便往自己口袋里裝,那就很不錯了。

再一種,就是我的書友。

這么說吧,都說總局對各種影視作品的要求高,但就我個人的經歷而言,我的書友對網文的要求,比總局對影視作品的要求,還要高得多得多。

如果按這些書友的標准來,現在電視上熱播的那些劇,不進行傷筋動骨的大改,應該都沒有播出的機會。

印象深刻的有好多,比如有一次,我把「工業總產值」,等同於gdp,一溜書友馬上就指出來,「這不對!」

再比如,我寫facebook哪一年的收入,馬上會有書友去查相關的數據,比較之後說,哎,你都折騰了這么久,怎么和facebook原本同期的收入,增長得不是太多?

最近也有,說梅耶爾和馮一平的兒子馬修繼承了他老媽的藍眼睛,然後馬上有書友用我不明覺厲的一大段話,來論證這實際上是一件幾率非常非常小,實際很難發生的事……

我說,既然從書名上看,這應該是本和商業有關的書,所以大家對經濟方面都有相當的「造紙」是正常,那么,為什么你們還如此精通生物學(弱弱的問一句,這是生物學的范疇嗎?)……

你們能不能不要這么優秀啊喂!

給條活路可好啊各位大佬!

在屢屢被書友指出錯誤之後,我現在認真到什么程度?但凡書中有明確日期的,我一定要查一查,那天究竟是星期幾,總不好明明是周末的時候,還寫成大家都在上班。

提到了一家酒店,也一定會想辦法去查證,在那個時候,那家酒店究竟有沒有開業。

提到一款電子產品,也一定會再三確認,它上市的具體時間。

提到那些我不了解的城市,比如紐約啊,慕尼黑啊,總要去查查那兒冬天怎么樣,春天又怎么樣。

更別說那些我們具體一點都不熟的谷歌facebook奈飛這些公司的事和數據……

要知道,我連翻牆都不會的,要找到一些資料,真的不容易。

但是,為了不讓大家教育,為了能讓寫到的那些事,盡量合理,我覺得,這樣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然並卵,大部分的書友,就和公司老板是一個德性,你做得好,是應該的,別想著表揚,做錯了,哼,就別想逃過批評!

所以有時候,我暗戳戳的等大家的表揚,我寫得那么合理那么真實,總該有表揚……嗚嗚,並沒有!

寶寶心里苦,寶寶不哭。

呵呵,玩笑啦,因為,也正是這樣高要求又高冷的書友,才和我的風格投契,才這幾年都追了下來。

說起來,都是緣分啊各位親!

不過,能不能打個商量,在以後,你們依然高要求,我贊成——畢竟,我就是不贊成,又能怎么的呢?各位親才是甲方老大!

但能不能不只批評,也偶爾的,或者經常的,表揚表揚呢?

我們是和諧社會,既然是和諧社會,所以,要平衡嘛!——玩笑啦,大家能繼續支持就好,哪怕是嚴厲的支持。

說回碼的這些字,我碼的這些字的基調,在於把重生當成真的前提下,盡量真實,所以讓一些書友不喜歡的感情這方面,那也是因為,我代入想過,如果真有馮一平的成就,我真做不到只談一次戀愛只跟一個人廝守終生。

關於馮一平,我想寫的是一個有缺點,一般不是太有脾氣,有時候還有些慫,有時候有些摳,希望有朋友,不懂紅酒不懂奢侈品的有些土,賺了大錢也會高興得打滾……簡單點說,就是一個有「人味」的人。

這同樣是我反潮流的表現之一,太多各種高冷的霸道總裁,我就想寫個不一樣的。

如果大家看了之後,覺得馮一平是這樣一個人,覺得他不只是為自己,而是為很多人切實的做了一些事,而且這個過程,還有一些吸引,那我覺得,我就成功了。

雖然寫了這么多,在情節上,並不是沒有遺憾,原本就有伏筆,我是希望在最後,馮一平能把facebook和谷歌合並,這樣一來,他的成就真的很難有人超越,但囿於篇幅,這部分最後只能是伏筆。

總之,到此結束,我個人還是滿意的,在虛構的基礎上,盡量合理,在合理的同時,還盡量有可看性……

這些年,章家敦之流,一直在孜孜不倦的說我們會崩潰,這些年,也有很多人,一直在說,你會寫崩,我們沒有崩潰,我也沒有寫崩。

再回到開頭,真的,能這么些年對我這樣特意反潮流的風格還堅持下來的書友,也真的挺難的,是真愛無疑了。

秋之神光和sidneyliu兩位,必須有姓名,這些年,在訂閱之余,他們還一直堅持每天打賞,我的這張老臉,好些日子,就是靠他們倆給顧著的。

謝謝所有訂閱、打賞、關注……我碼的這些字的書友!

謝謝維妮大大,是她安排的推薦位,才讓更多的書友關注到了我。

我可能還不是千里馬,但維妮大大,確定無疑的就是伯樂。

謝謝大家陪著我這些年,陪著我從默默無聞,到漸漸有些人喜歡。

我愛你們,很愛很愛你們,我感激能有這樣的緣分,更感謝你們這么些年的陪伴(幾次把陪伴打成陪綁,有時想想,好像也真沒毛病)!

我期待著,能把這樣的緣分繼續,能把這份愛繼續。

我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訴大家,下一個故事,絕對能讓大家更喜歡!

我會盡快和大家相見。

落梅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