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1 / 2)

大被他老狐狸爹暗恨榆木腦袋不開竅,據說他爹早就給他設立基金了,老兩口不止一次地商量著,等他倆老的干不動了,就把產業該賣的賣該托管的托管,讓他們家傻兒子舒舒服服地過這一輩子也就罷了。省的家業傳給他,回頭給人坑的當褲子……越想越有可能啊!

他們哪想到還能有這么一天,兒子開竅了!

開竅後的喬一橋,愈發覺得他家男朋友帥氣的很,簡直一句一個心眼,信手拈來,不帶一點煙火氣兒!

忍不住探出指尖,借著寬大袖口的掩飾,在小傾的屁股上戳了幾下。

葉無傾給他戳的腦門兒青筋直泵,得虧了當著這么多人,不然就憑小喬這作死勁兒,他肯定得付出相當沉重的代價……

三句兩句,好歹先將兩邊冒火的人暫且安撫住了,葉無傾又問他們今日文會的題目是什么。

卻說古代的文會,都是十分講究的。

不能一群人瞎來一氣,那不成菜市場了?有辱斯文。

一般情況下,都會有一個「會首」,負責主持文會。會首擬定一個題目,再規定一些限制比如趕上中秋,咱們的題目就是詠月。詠月的時候,詩詞里邊不能帶「月」這個字,且必須用上什么什么典故,具體走哪個韻,定哪個詞牌……

有時候規矩嚴,有時候規矩散,全憑會首斟酌。太嚴了做出來的詩詞難古板,不容易出現佳作。太散了就容易導致「作弊」,才子們都不是當場作詩,而是心里早備了七八篇腹稿,或者更過分的直接找槍手,決出來的魁首不公平,惹來諸多非議。

聽見葉無傾這么一問,楊傑峰就負責給他們講今天的規則了。

懷古諷今,詞牌《永遇樂》,走姑蘇韻,詩詞中必須出現「古」,同時不能出現「今」的字眼。

畢竟不年不節,所有節慶日子的題目劃去。至於花草樹木,寫的都不愛寫了。最重要的是,前段時間遼周戰了一場,結果就是周朝大敗,要不是遼國莫名其妙地退了一步,現在開封被遼國鐵騎兵臨城下了都不一定。簽了那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把大周文人們刺激的不輕,朝堂上天天爭吵,主戰派主和派車軲轆一樣彼此攻擊,南方大大小小的起義,感覺整個王朝都風雨飄搖了……所以懷古諷今什么的,算是憤青們無可奈何之下的吶喊罷。

其性質,跟現代網上每天發葯丸的鍵盤黨沒啥不同。

反正叫囂的再歡,也左右不了大局。

說真的,要不是認識了小傾,學渣喬一橋根本不可能知道「姑蘇韻」說的是啥。

幸虧之前給他搜羅幼兒學拼音時,順便了解了一下古人的「反切法」,如今他早已非昨日吳下阿蒙,聽見楊傑峰這么一說,立刻反應過來,所謂的「姑蘇韻」,其實就是u的音,像「物」、「虎」、「暮」,都是姑蘇韻。

他腦子飛速轉動,很快就眼睛一亮,想到了一首符合要求的宋詞!

正是辛棄疾大大寫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喬一橋跟葉無傾都搭檔出經驗來了,依然是他負責念,葉無傾負責寫。

葉無傾的字體算不上多么巧,卻大氣豪放,一筆一劃如斧劈刀刻,力透紙背!這樣的字體,寫之前那首納蘭容若的畫堂春時,稍顯的違和些,現在換了這首永遇樂,便分外契合起來,彼此為對方更增三分氣勢!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兩句一出,沛然的氣勢便已令狀元樓的所有賓客齊齊色變!

在瓦舍時,喬一橋可以小聲在葉無傾耳旁念詞,到了這里,總不能依然表現的如此鬼祟,還不如大大方方亮出來。

他不會用大周的官話念詩,用的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哪怕有不少周人聽不慣這種帶有地方口音的吟誦,也忍不住暗暗覺得,這種方言念起來還挺有氣勢的,並不多么粗鄙難聽。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