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紡織廠的問題(2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1613 字 2022-07-15

經過一個多月的建設,棉紡織廠的廠房,早已經建好了,依然是水泥的外牆內牆,已經沒有時間在其中圖上一層石灰,眾多股東們,也不在意,他們在意的是掙錢,工廠是否豪華,的是否漂亮,根本無所謂,在南方,很多的紗廠,大部分都是在一些臨時的房間之中,甚至是草棚子。

在實驗大樓,被從全國各地招募而來的女工們,在楊元釗給出的機器上面,不斷的熟練著,接近2000的熟練工人,帶動著一部分的普通工人,楊元釗的紡紗機械也好,織布機械也haode,都參照了後世的標准,更多的設計比較的簡單,盡keneng的減少眾多的工人的操作難度。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訓練,特別是後面,伴隨著織布和紡紗的機器越來越多,們上機進行實習的時間越來越多,當然了各方面的動作也非常的熟練,在不遺余力的推動之下,甚至不計成本的訓練,最終,工renmen都合格了。

要zhidao,現代化的生產,甚至是流水線的出現,就是讓一個工人熟知工件的一個方面,而不是全部和全體,這種情況之下,生產出來的東西,質量才會好。紡織廠也是同樣,不同於之前的紡紗工,還要看看質量,經過了多方面研究和對比,出來的紡紗器材,快速,高效,工renmen不用考慮別的wenti,只用把用完的線給接上就好了,在經過最初的生澀,不敢,甚至是反復之後,紡紗車間算是步入了正規,三班倒,甚至是四班倒也已經完成,6萬個左右的棉錠,都已經安裝到了紡紗車間,大量的機制棉紗的,被紡織出來。

處理haode棉花,在機器的作用之下,變成了各種不同支數的棉紗,從最多的14支,15支,到30支以上的高支,甚至最高的,達到了48支,這已經是目前紡紗機器的極限了,高支的棉紗,代表著細布的制作能力,這一點上,新生的棉紡織廠,甚至不比國外進口的差。

棉紗車間的順利進行,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整個棉紡廠的基礎,洋務運動,在各地開辦的紡織廠,基本上,都是紗廠,因為紗廠投入的設備最少,人員也比較好招募,銷量也bucuo,這從某種意義上,避開了跟國外先進的棉布的競爭,也算是一個錯位的競爭。

楊元釗既然開辦了棉紡織廠,就沒打算錯位競爭,先進的設備,精確的機器,是棉紡織廠成功的根源,他從一開始,就考慮到了棉紡織的各個環節,從最開始的棉花,到棉紗,再到棉布,甚至是將來的印染,如果不是中國,沒有穿著成衣的習慣,他甚至連服裝廠都給弄出來。

相對於棉紗的高歌猛進,織布車間的進展的稍稍有些慢,本身,中國最多的,就是紗廠,不是布廠,更出名的中國棉布,更多的是依托著手工的紡織,目前成立的很多官辦,民營的棉紡織企業,只是紡紗,沒有織布這一項,織布需要的技術工人數量較多,哪怕是經過了科學的設計,減少了不少的主觀方面的東西,織布依然是一個技術活。

在棉紡織計劃之中,,最開始,從南方,從中國紡織業最集中的地方,招募了差不多500個織布女工,這些女工們,在之前的一兩個月時間之中,不過是勉強的熟悉了織布這個技術,剩下的,還在實驗機器上面,逐步的實現織布,減少難度的織布,不是對此一點都不了解的女工們能夠勝任的,不得已之下,只好從已經有了基礎的人員之中,挑選出來比較有天賦,再加強訓練,可惜時間太短了,到現在挑選出來的1500人,勉強能夠在別人的指點下織布,可是之不效率,距離熟手,最少差了三倍以上。

本來,棉紡織廠之中,織布機的數量,就要比紡紗機的數量要大,可沒有工人,紡紗和織布,在這個時刻,不平衡了起來,紡紗的織布率,只有不到10%,剩下的棉紗,都堆積了起來,越來越多,高效的紡紗機的效率,在這里,卻成為了制約整體生產的累贅,越來越多的棉紗,或者直接零售,賣給農民,讓他們用來制作土布,要么就要賣到其他地方去了,堆積起來,只會堆滿倉庫。

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紡紗織布,都是一體完成的,包頭不是傳統的織布地區,也有零星的織布的存在,但是這樣的數量太少了,不太適合的銷售出去。

看起來掙錢棉紡織廠,甚至還沒有開始銷售,就出現了大量積壓,這才是剛剛試生產,紡紗工人招募的難度,遠比織布工人容易許多,即便到江浙一帶,棉紡織非常發達的地方,也未必能夠找到這么多的織布工人,一個抉擇,就出現在了楊元釗的面前。(未完待續……)